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朴素的话语是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心贴心的一份温暖,更是成为了激励无数干部风雨无阻的力量源泉。人民的选择来自信任,人民的信任依仗为民谋福的大爱之心。
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朱财的故事时时被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道虎沟乡的老百姓所谈起。春秋轮替、往事千端,今朝回首不禁感慨系之。
朱财,男,1966年1月出生,于2012年1月当选道虎沟乡刘家店村书记。自上任之日起,这位倔强的老党员、老乡亲便在心中许下心愿:一定要带领刘家店村老百姓真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发家之路。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政策传到了道虎沟乡,更是传到了朱书记的心坎上,于是他秉持着一贯的初心,满腔热忱、兼权熟计,走上了一条刘家店村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
曾经刘家店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16人,朱书记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原则,“严把三关”贯穿刘家店村脱贫攻坚始末。
第一关在于强化党建引领,严抓以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朱书记突出党支部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完善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机制,绘制“作战图”,倒排“工期表”,切实将脱贫攻坚各项措施如期保质落实到位。
除此之外,他建立村级问题台账,实行“有问必有策”“挂账必销号”机制,对症下药、快处快办、绝不反弹,使脱贫攻坚问题处理坚决、效果明显。从户情调查、脱贫路径制定、享受脱贫成效等系列过程严格把关,帮扶责任人也做到“全程参与、一帮到底、责任肩挑”,实现“人与户合一”“帮扶与脱贫共振”的效果并且以此达到“1+1>2”的目的。
第二关在于拓宽脱贫路径,严抓以强劲脱贫攻坚产业支撑。
一是牵头建成“民赢养殖”、“慧杰种植”、“梓文花卉”3个合作社党支部。吸纳相关群众入股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园区产业经营,按照每户6000元标准给予财政脱贫攻坚资金扶持,每户连续三年以上可收益不低于10%分红,户均增收600元。同时通过“政银企户保”带动,依托平泉市易昌农业光伏发展有限公司,以“领养领种”和“入股分红”为基础,实现这些曾经的贫困户三年以上稳定分红。
二是鼓励庭院经济发展,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传统的种养殖潜力。通过奖补发展庭院经济资金的方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那其中的4户贫困户借由自主养殖实现了多元增收。他还注重实施光伏脱贫,动员和引导贫困户通过安装户用光伏实现稳定脱贫,29户通过安装户用光伏保证每年获得稳定收益4000元以上。
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最大限度刺激本村特色经济模式发挥作用。党支部牵头建成百亩桃园1处,种植苗木2.2万株,同期种植角瓜、西瓜、红薯等林下经济,与平泉市小寺沟中学、蒙中等学校食堂签订供货订单,实现林上林下双重收益,现已获得纯收益4万元;实施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项目投运后年可获得纯收入12万元。
第三关在于巩固脱贫成效,严抓以筑牢脱贫攻坚返贫防线。
针对全村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朱书记主动引导和协调到本地良恒农业、日昌农业等园区务工,解决群众就业60余人次。深化贫困户“人均百株果”工程,为民谋福。43户贫困户共栽植果树1.2万棵,确保贫困户通过林果产业实现稳定增收,确保脱贫之后不返贫。同时提升村级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成230平米党群服务中心1处,修建500平米以上的文化广场2个,硬化道路900米,修筑河坝200米,安装路灯139盏,栽植绿化苗木4500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另外朱书记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重要作用。加强村风民风建设,提高道德修养;大力倡导孝老敬亲、邻里和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等良好风尚;加强对贫困户“以脱贫为荣,以贫困为耻”的宣传教育,使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六载春秋倾注脱贫事业,忆昔抚今党员初心激扬。朱财书记凭借自己踏实工作的品质、不畏艰苦的品格带领刘家店村2018年全部脱贫摘帽。
当问起他一直以来的脱贫攻坚感想和未来展望时,“我将继续走最险的路,啃最硬的骨头,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实事,带领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朱财如是说道。(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道虎沟乡人民政府 刘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