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鹏,男,汉族,36岁,中共党员,三级警督,现任四川甘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兼任城区中队长。2008年入警以来,一贯对党忠诚,政治立场坚定,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特别是2018年从事交警工作以来,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阻击战、抗洪抢险、重大安保维稳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冲锋在前,忠诚履职,不辱使命,舍小家、顾大家,疏堵保畅、阻击疫情,文明执法,在浓浓的家国情怀中彰显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代甘洛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警徽闪耀,誓言响亮。使命在肩,守土尽责。
2020年伊始,不期而至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袭来,李光鹏冲锋在前,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对党的忠诚,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真情,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坚守工作岗位,护卫着甘洛新城。
甘洛县是凉山北大门、交通要道,成昆铁路纵贯全境62.5公里,设7个火车站,有国道G245线、省道S17线。经过脱贫攻坚,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勤劳致富,遍布全国各地。疫情暴发后,由于返乡人员较多,成了凉山重点疫区之一。面对疫情严峻形势,甘洛县防疫指挥部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在全县设置多个防疫检查卡点全面加强防疫工作。
李光鹏负责值守的甘洛大桥防疫检查卡点,是全县5个重要防疫检查卡点之一。这里是进入甘洛县城的“咽喉”。从甘洛火车站下车人员和经由国道G245线、省道S17线的车辆,通过甘洛大桥进入甘洛县城。守住这个卡点,阻断疫情传播通道,就守护着县城3万余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2020年1月25日,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在春运、春节道路交通安全保卫中累得腰酸背痛,来不及休整的李光鹏率领6名民警辅警组成“党员突击队”,抗着鲜红的党旗,勇往直前,跨过滔滔尼日河,来到大桥防疫检查卡点值守。
“我志愿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击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危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凛冽的寒风中,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李光鹏带着突击队成员面对鲜红的党旗,昂首挺胸,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洁白的口罩遮住了他们英俊的脸庞,但警徽下守护好甘洛县城的眼神却无比坚毅。
在接下来的日日夜夜里,李光鹏带着战友们严防死守,履行誓言,以守好一道“闸”,护好一城人为己任,筑起了一座疫情难以逾越的红色堡垒。
“您好!从哪里回来的?请把车靠边、把身份证准备好,到前边测量体温、登记信息。谢谢支持、配合。”李光鹏率和战友们在甘洛大桥防疫检查卡点值守,按照“逢车必查,逢人必检,逢违必纠”的要求,将过往车辆引导至前方检疫区域,由卫生防疫人员对司机和乘客进行体温测量,登记相关信息,并根据出行轨迹和身体状况分类进行防疫处置。他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确保了“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确保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李光鹏始终保持“在岗一分钟,干好60秒”的工作态度,在每一次执勤检查中,都做到严格、规范、文明、平和执法,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防控升级,全县严格落实封闭隔离管理措施,农村村民非就医不得入城;城里车辆非因公或特殊情况不得出城。这时,少数个别群众有意见了。遇到这种情况,李光鹏便换位思考,耐心细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详细介绍当前疫情传播的严峻形势以及政府有关禁令通告,推心置腹说明利害关系,让其心悦诚服,原路返回。
起早贪黑,无怨无悔。李光鹏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所有一线交通民警、辅警的一个缩影。熟悉他的人都对他的工作点头称赞,但他却认为:“他只是交警队伍中的一颗螺丝钉,笃行担当是整个交警队伍的标签,为民意识常在、奉献精神常有、挑战劲头不松,这就是螺丝钉的坚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李光鹏和战友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他们伴着星光、伴着寒风、伴着东去的尼日河,用不动声色的坚毅、用毫不犹豫的勇气冲锋、用无畏执着的坚守,让头上的警徽显得更加熠熠生辉,让抵御疫情的红色堡垒更加牢固,让平安的阳光照耀着甘洛新城、温暖着人民群众。
一道最亮最美的“风景线”
四川西南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是全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最高发、最易发的地区之一,每年汛期防汛防灾工作形势十分严峻。“2019.7.29” 甘洛系列强降雨引发严重自然灾害,造成30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恰在这时,李光鹏的父亲在成都华西医院做脊椎手术,在乡下工作的妹妹即将临产,作为长子,他义无反顾选择坚守工作岗位,像钉子一样“钉”在抢险救援第一线。
2020年8月12日凌晨4时许,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雅攀高速石棉至栗子坪路段发生泥石流塌方致双向交通阻断,同时,国道G108线石棉境内多处路段塌方断道,车辆也无法通行。从成都南下攀枝花、从攀枝花、西昌北上成都等南来北往的车辆到冕宁、石棉县上下高速,均绕道途径甘洛县则拉乡白沙河至蓼坪乡、海棠镇的通乡公路,使这段“通乡公路”成为 “咽喉”要道和 “生命线”,车流量飚升,日平均车流量达1500辆以上。李光鹏和战友们日夜奋战在疏堵保畅第一线。
8月14日天未亮,老刘开着大型客车从西昌出发前往成都,驾乘人员共55人。车子绕行到越西县境内,由于路上车辆太多,就被困了好几个小时。因不熟悉道路,按照导航推荐最近的一条路行驶,打算途径甘洛县则拉乡白沙河至蓼坪乡、海棠镇,到石棉县上高速。到甘洛县境内时,误驶入蓼坪乡至海棠镇(达杆衣村)一通乡公路,因车辆过大,在乡村道一急弯陡坡处陷入泥地。车辆被困动弹不得,上演“车在囧途”。
17吨的大客车深陷泥地,如老牛掉进深井里,又处远离县城的大山深处,人地两生,驾驶员茫然不知所措,急得脸上直冒虚汗;54位乘客人人愁肠百结,个个怨声载道。
李光鹏了解情况并对现场观察后,他立即通过熟人从达杆衣村借来千斤顶,并发动青壮年男性村民二十多人一起推车,但是由于车辆太重,无法从泥地脱困。
李光鹏又电话联系在白沙河成昆复线高铁修建工地的杨师傅,恳请他快速开装载机前来救援。杨师傅把装载机开来了,李光鹏发动在场的民警、辅警、驾乘人员、村民一齐动手,但是,终因车子太重,还是无法摆脱困境。
李光鹏又电话联系甘洛县城滨河路的张师傅,请他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开一辆吊车前来增援。可是,张师傅也很忙,加之县城距蓼坪路途远,便说道:“我脱不开身,你找其他人吧”
“张师傅,车上55人没有一个我认识,但他们是人民群众,全是我的亲人,困在我们交警大队的辖区走不了,我心里比他们还着急啊,你无论如何帮帮我的忙吧”
李光鹏发自肺腑的话语,把在场的受困群众感动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更感动了电话另一头的张师傅。张师傅说:“我今天确实忙,不想来,但是,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不能不来。”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不得不说。
张师傅开车来到现场,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李光鹏对受困群众作了温馨心理安抚,考虑到山水阳光,彝寨风情对外地群众充满吸引力,但人地两生,彝寨里狗比较多,为了防止发生被狗咬伤的情况,他说道:“大家原地耐心等下一下,我见缝插针上路巡逻一会就转来,道路管控最大限度不能出现空档。”
群众看到这一细节,惊叹他的为民情怀、敬业精神和“细致、精致、极致”的作风,向他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以示敬意。
果然,李光鹏巡逻了一个多小时就转来了。不一会,张师傅开着吊车到达现场。在张师傅、民警、辅警、驾乘人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大客车吊出了泥地。
前后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划上圆满的句号。看到被困大客车被安全救出,人群里暴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刘师傅和54位乘客,万分感动,喜上眉梢,刘师傅心有余悸,有点紧张地连声说:“你是我遇到的最美交警!谢谢交警兄弟,谢谢交警兄弟!帮了我和大家的大忙。”
“不客气,汛期路面湿滑,慢慢开车,安全出行最重要。”李光鹏松心微笑着说道。
2020年9月20日中午,G5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西昌方向姚和坝隧道出口200米处发生山体垮塌致桥梁断裂,同时造成雅西高速和国道G108线中断。地质灾害发生后,大量的汽车再次涌入甘洛县则拉乡白沙河至蓼坪乡、海棠镇的通乡公路,拥堵如小蛇吞大象,给甘洛交警大队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李光鹏第一时间带队到一线开展工作,愣是七天八夜没进自己家门一步,半个月没进父母家门一步,交由父母看管的女儿李丽见到爸爸,简直都不认识了,爸爸像是从医院出来的病人一样,瘦了许多,颧骨被一层薄皮包裹着,眼里布满了血丝,胡子拉碴。“是不是大家都和你一样?”母亲问道,李光鹏回答说:“要是那样我就失职了”。母亲不解地愣在那里。他解释说,我的任务就是要带好头,不仅要搞好保安全、保畅通工作,还要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检查督导大家把自身安全防护做好、保证大家吃饱有力气有精神把活儿干好,怎么会和我一样?通过我的努力,大伙干劲足得很!
当李光鹏带领民警、辅警第一时间赶到则拉乡白沙河至蓼坪乡、海棠镇的通乡公路,维护交通秩序时,南来北往的车子堵在路上,像巨蟒一样盘绕在山区公路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白+黑”成了李光鹏的工作常态,从早晨到晚上,他忙碌的身影在交通管理第一线成了最美的风景线。他迈着“铁脚板”在公路上不停地来回奔走,一会儿手持大喇叭搞宣传,回答群众咨询,安抚心里“堵”得慌的群众。一会儿认真落实“两公布一提示”工作要求,提醒南来北往的驾驶员合理选择行车路线,防止发生交通堵塞、引发道路交通事故。一会儿给同志们送饼干、火腿肠、矿泉水。一会儿到重点路段检查督导,事无巨细查漏补缺,对落实疏堵保畅、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工作给同志们提出具体要求。一会儿又跟着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的领导沿线察看有没有新出现的险情……。从天刚麻麻亮到夜幕降临,从晚上掌灯时分到远处村寨点点灯火渐次被黑夜吞没,他满身体惫疲,才到车上缓解一下。
李光鹏和同志们积极为过往司乘人员排忧解难,送矿泉水、方便面、蛋糕等,帮助不习惯山区道路行车致使车辆抛锚的司机推车,帮助检修“病”车,排除故障,让“荧光黄”成为群众安全出行的“路标”,让警徽成为受困群众摆脱困境的“救星”。而一张张司乘人员质朴的笑脸、一颗颗百姓信赖的真心、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话、一双双感激的目光、一个个树起点赞的大拇指成为他和同志们最大的褒奖。
9月21日,西安22位老游客过甘洛县境时,因堵车被困在路上,饥寒交迫,便报警求助,一会儿, 李光鹏带领民警、辅警赶来,送上矿泉水、蛋糕,并用警车开道引领他们安全出县境。民警、辅警像是泥水里爬出来一样,一个个眼里布满了血丝,老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感激的泪水流在他们满是皱纹的脸颊上。一位游客在微信朋友圈写道:“西安22位老游客,堵在山中两天多!老人饥渴又紧张,刹时心跳体力差,无奈打了求救电!不大一会警车显,送水送吃送关怀,并且驾把路开,凉山警察为人民,西安老人特感激!我们衷心感谢您,回去一定作宣传,西安凉山心相连。” 还有一位游客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我们中间有一位西安游客做了抖音短视频,在抖音中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展现我们中国的人民警察魅力风采!”字字句句饱含警民深情。
李光鹏和同志们用脚步与汗水书写保安全、保畅通的完美答卷。经过七天八夜的鏖战,道路拥堵因G5京昆高速公抢通得以根本缓解。期间,共疏导各类车辆87000余辆,发布路况信息53条,执行重点物资车辆运输引道任务5起,排查隐患22处,营救被困车辆14辆,为滞留的过往司乘人员发放应急救援物资面包、牛奶、方便面、饼干、火腿肠、鸡蛋、蛋糕、矿泉水、盒饭一批,价值5000余元,及时救助困难群众240余人,收到感谢信3封,实现了交通事故 “零”发生、服务群众“零”投诉,民警、辅警安全无事故。
一心做事干事的“工作狂”
2021年“国庆、州庆”道路交通安保维稳工作和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又是一场硬仗。
为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李光鹏作为大队节日值班领导,带领民警、辅警全面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352起,其中酒后驾驶4起、无证驾驶8起、载客汽车超员20起、货车超载27起,疲劳驾驶11起、逆向行驶4起、未系安全带54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46起、货车及拖拉机违法载人91起、摩托车违法行为58起、货车违法改装3起、假牌套牌1起,非机动车违法23起,车管所接访群众200余人次,为群众办理实事37件,辖区无死人交通事故发生,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实现了“零输入、零感染”,队伍建设实现了“零违纪”、“零投诉”,圆满完成了“国庆、州庆”道路交通安保维稳工作和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任务。
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李光鹏和同志们一串串坚实的足迹,是一天天艰辛的付出。
李光鹏发挥副大队长作用,积极协助大队长搞好“国庆、州庆”道路交通安保安排部署工作,根据辖区2021年“国庆、州庆”交通流量特点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判,从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管控、值班备勤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按照“定人、定岗、定职责”的“三定”要求,把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到中队和民警、辅警,研究制定了《甘洛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2021年“国庆、州庆”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工作任务、纪律要求,为确保“国庆、州庆”期间道路畅通、平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光鹏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他始终像不停旋转的陀螺一样,忠诚履职,冲锋在前,坚守奋战在疏堵保畅、事故预防第一线。
在县城区“疏堵保畅”中,李光鹏带领县城区交通秩序保障组民警、辅警,从早上7:00到晚上20:00坚守路面,并优化交通组织,采取远端分流,近端管控等有效措施。“国庆、州庆”期间,共查纠、劝导车辆乱停乱放等轻微违法行为500余人次,处罚100余起,确保了县城区交通秩序有序畅通、平安,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许,老百姓都说:今年是历年来“国庆、州庆”期间交通秩序最好的一年。
在守护农村交通安全中,针对“国庆、州庆”前后出行的人流、车流大幅度增多的情况,把农村作为主战场,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提高路面的管事率;节前,李光鹏和县道安办的同志一道,深入全县对农村交管工作进行排查,梳理问题清单,走访13个乡镇,指导乡镇进行对照检查排除隐患。节日期间,结合农村群众出行集中的特点,严把出村口、出镇口,检查、劝导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防辖区农村道路失管漏管,全力防范农村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国庆、州庆”期间,圆满完成国道G245甘洛县苏雄乡至新市坝镇埃岱村交通管制工作,无一起交通事故。
李光鹏每天的工作任务安排得满满的,处理队里事务,协调全队路面检查、后勤保障、车管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在辖区进行道路交通路检路查、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到各个点位检查巡查,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忙得脚板不沾地。一次,从城区一线返回到队里的李光鹏,泡了碗泡面当晚饭,然而在等的时候他却累得坐在大队的沙发上睡着了……连续8天,他一直在岗,高强度工作,没有休息。
李光鹏是双警家庭。妻子阿衣子布是甘洛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的一名辅警。夫妻俩舍小家、顾大家,把读小学的女儿交给爷爷、奶奶照看,把全部身心放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重大安保维稳工作上。夫妻两人虽然聚少离多,但相互支持,一句加油、一声平安、一段视频,成为他们彼此鼓舞前行的不竭动力。
风里来雨里去,守初心担使命。李光鹏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用忠诚坚守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牢固屏障,将青春挥洒在甘洛这片热土,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坚守的不仅是职责,更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从一开始我就非常热爱并珍惜警察这个职业。”从警13年来,李光鹏始终以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为荣。虽然很忙、很累、很苦,但他从未后悔过。
“对警察职业的热爱是我坚持的动力。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全力守护群众平安出行。”李光鹏坚定地说。(四川省甘洛县公安局 王方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