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的儿女,我始终要坚定地做党的纲领拥护者,党的宗旨实践者,党的道路追随者,党的工程建设者,党的形象拥护者,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薛志龙言辞恳切、情感真挚地道出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心声。
薛志龙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共产党员,现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黄旗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2017年3月,正值壮年的薛志龙作为黄旗滩村的优秀人才回村任职,他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党员初心本色,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为村集体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抓班子、带队伍,争做开拓创新的“领头雁”
黄旗滩行政村位于卓资县十八台镇东北部,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外出流动党员较多。面对村党员干部管理教育难题,薛志龙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结合在深圳、井冈山、上海复旦大学学习经验和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中国社会治理创新年度论坛会议的交流成果,他创新工作方法,将党建工作嵌入“为村”平台,有效提升了黄旗滩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围绕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薛志龙严格规范制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制度,健全村级“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干部值班”等规章制度,制定权责分明的奖惩激励机制,使全体党员提高了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腾讯“为村”平台开展了党员干部线上“三会一课”“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并采用“图片+文字”形式,带领支部党员定期在“为村”平台上推送学习内容,同步发布党务动态信息等,实现了村重大决策事项、重要工作进展、村务财务信息公开,成功引导村内外的党员群众借助“为村”平台学习政策、知晓村务、开阔视野、转变思想,让党的声音传遍基层。
在薛志龙的带领下,黄旗滩村的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织起了一张“党群互动、为民服务”的大数据网络,黄旗滩村“为村”平台取得了自治区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二的好成绩,为黄旗滩村党支部更好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凝聚了更多向心力。
抓经济、促发展,勇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黄旗滩村是卓资县的重点贫困村,村民多以发展农业为主,经济来源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面对村子发展落后的现状,薛志龙下定决心要改变黄旗滩村贫困的面貌。围绕“党建+为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薛志龙创新思考“互联网+乡村”的发展模式,依托村级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支部带“为村”、“为村”带合作社、合作社带产业的经济发展道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卓资县熏鸡是地方名优特产,依托卓资县熏鸡品牌优势,利用“为村”网店功能,薛志龙积极与县内知名食品企业洽谈,将卓资县熏鸡等45种特色产品上线“为村”平台,让村民通过分享链接赚取佣金,增加收入。利用“为村”平台的信息资源推广优势,引进浙江种植业大户承包土地种植西蓝花600亩,大面积种植水果玉米、向日葵、藜麦等作物5000多亩、经济林560多亩,通过务工就业和土地流转带动村民增收。在他的努力探索下,宝乐歌农牧业有限公司3万头育肥羊养殖、经济林种植、豆制品加工作坊建设等项目被陆续引进,黄旗滩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数十名村民的就业收入问题,使黄旗滩村走上了产业兴旺的致富路。
解民忧、惠民生,愿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吃住行是头号民生工程,怎样让村民的吃住行更惬意是薛志龙惦记的大事。心怀为民服务的宗旨,薛志龙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重点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新建了村内小广场一处,安装了健身器材10套,不仅方便了村民锻炼身体,更为村民提供了文娱活动场所;协调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8万元,为9户村民解决了住房难题;安装卫生厕所65座,给村民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解决3户易地搬迁群众的“搬迁困难”,完成了36户搬迁后拆旧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交通、水利、住建等相关部门,修建自然村公路3.1公里,解决了103户村民出行难问题;打通了小筒井45眼,让全村人、畜饮水得到了保障;维修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强化了阵地建设,使村“两委”班子以崭新面貌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联系丰镇联通公司为村民上门服务办理资费优惠电话卡80余张,减轻了村民通信负担;邀请县蒙银村镇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村民讲解“远离非法集资”常识,邀请“乌兰牧骑”到村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演出,并通过“为村”平台定时宣传讲解法律知识、发布扫黑除恶实时动态,让黄旗滩村从贫弱村变成了温暖舒适、平安幸福的新农村。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薛志龙的不懈奋斗中,黄旗滩村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村’平台推进、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许多外出党员被吸引回村,共同参与乡村振兴,齐心协力、团结一心,要把黄旗滩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家园。 (李璟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