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人物 > 正文

从长工到全国劳模 一部心血谱就的创业史

2021-11-16 18:19:42 | 来源: 中廉在线

在水草丰美的岱海湖畔,有个铿锵响亮的故事至今在人民群众当中传颂,故事的主人公曾经带领村民修水库、开渠道、造梯田和引洪澄淤,用毕生心血谱写了一部艰辛创业史,至今让人们崇敬和怀念。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郭老虎。

郭老虎,1907年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乡金星行政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0岁就开始给本村地主当了长工;1946年参加了减租减息运动;1949年参加了土改斗争;1950年4月积极响应党的互助合作号召带头组织了互助组,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他组织成立了绥远省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为凉城县开展土地革命和发展农业生产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一、现代版“大禹治水”

解放前,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麦胡图乡金星村金星大队是一个穷地方,除了土质不好之外,年年还经常遭受洪水灾害,直接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下降,群众生活十分贫困。解放以后,这里进行了土改,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和建设,虽然有所改善,但村民的日常生活仍比较困难。郭老虎看着这种现状,急在心底,于是他抱定了一颗改变贫困面貌的雄心,紧紧抓住治水淤地、改良土壤这一主要环节,开启了一部艰辛宏伟的创业史。

金星大队下辖6个自然村,北面靠山,南面靠岱海,地势北高南低,在金星村附近有一条河道,叫索代沟。在过去,每到夏天下雨,山洪就会顺着索代沟直冲下来,沿途的房屋田野全部被冲毁,不少人家因此家破人亡。为了变水害为水利,郭老虎带领刚成立的初级合作社全体社员打响了一场治理索代沟的战斗。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与社员一同经过几年奋战,引洪淤地1100多亩,淤泥达9寸厚。这一项举措使得当时的粮食亩产由35公斤直接提高到了75.5公斤。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土地连成一片,为治水防洪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到1962年,郭老虎带领社员淤澄的土地达到了6000亩,占耕地面积的70%,其中5000亩已经变成了肥沃的土地,粮食产量成倍提高,社员的生活水平大大超过了解放前的富裕中农。

二、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郭老虎为人正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从来不搞特殊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春用铁锹,夏使锄头,秋带镰刀,冬挎箩筐,和社员一同奋战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金星大队的每一片土地,走访了金星大队的村村户户,这里的每一片土地洒下了他的汗水。15年来,他同社员一起吃一起住,无论寒暑都一如既往地参加生产劳动,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他的影响下,金星大队的广大群众大大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在郭老虎的带领下,金星大队的11名干部,每年都坚持参加劳动,他们不计报酬多少,哪里比较艰苦,就到哪里去。1961年8月的一天夜里,郭老虎正在公社开会,忽然下起暴雨,他急忙同公社领导请假,冒着风雨趟过洪水急匆匆地赶回大队,迅速带领社员前去拦截洪水,堵住了十多处决口,一夜间灌溉了上百亩水浇地。社员们纷纷表示:“郭主任已经五十多岁了,依旧带头冲在前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在后面呢?”

三、制度创新带动发展

1961年,全大队平均每人出工近300个,虽然远超其他大队,但郭老虎仍旧不太满意,为了进一步带动生产发展,他结合实际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制定了严密的劳动管理制度:一是生产队实行了“三包一奖”、“四固定”,通过明晰管理权限,使得大队和生产队的责任分明。二是建立三种形式的作业组,实行生产责任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农事活动,可以定额的农活进行定额,不便定额的农活实行小段包工,每月公布工分账,工资通过定额评工记分发放。三是切实执行“基本劳动日”制度,规定出勤日,对劳动好的社员和先进生产队,及时进行表扬奖励。四是做好劳动计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五是规定劳动金额,注意五制宜(因地制宜、因活制宜、因时制宜、因农制宜、因勤制宜)。

通过实行以上的这些劳动管理制度,大大激发了金星大队全体社员的劳动积极性,他们以艰苦创业的实绩,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受到了上级的表彰。而郭老虎的这些制度创新,也成为了全县各个公社、各个大队争先学习的模板,全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郭老虎制度创新”的热潮。

四、不给国家增加负担

郭老虎不仅是农业战线上的模范,更是党的建设战线上的典范。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众人是圣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正是这样,他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请教,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心连心。在工作上,他作风民主,不主观臆断,即使取得了荣誉,他也往往将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归功于党和群众。有时候政府发给他的奖品,他也要赠送给群众。1960年的困难时期,他更是本着一颗一心为公的心想着群众,把百姓的日子当做自己的日子,甚至是政府救济给他的小米,他忍着自己受饿也要拿出来送给揭不开锅的群众。

郭老虎就是这样一个无私无畏的人,即使自身有再大的困难,他也从不向组织伸手去讨要,不愿给国家增加负担。当别的社队耕畜不足时,他用自己的牛马去支援困难的群众。在他看来,勤俭办社就是治社方针;艰苦朴素,克己奉公就是做人标准。他深信,只有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推向前进。郭老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即使是他年老多病的时期,他仍旧带头创业,扎根田野埋头苦干。在他的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的影响下,金星大队全体社员浑身充满了干劲儿,每年粮食都大幅度增收。

金星大队自从建队以来,大队部就一直没盖过办公室,干部办公就在自家空闲的屋子,郭老虎不仅不向上级抱怨,反而给新任干部做思想工作,动员大家鼓足干劲儿,为粮食增收、组织建设等尽心尽力。1959年,上级有关部门分配给金星大队两个汽车购买名额,但是郭老虎考虑到金星大队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发展良好,但底子还是稍薄,如果要买这两辆汽车的话还得向国家贷一部分款。再加上他考虑到没有汽车也不影响大队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决定放弃这一宝贵名额,并没有去买给他们分配的汽车。

除此之外,郭老虎在平时办公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就连办公用纸都是正反面来回使用,外出开会的时候宁可步行也不坐汽车,每花一分钱,郭老虎都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恨不得把一分钱扳成两半儿的用。随着金星大队的日益发展,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大多数社员推倒了又破又旧的房子,盖起了新房子,唯独郭老虎却依旧不肯住新房,始终住在自家那几间旧房子里面,这充分彰显了他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五、关心社员生活

从金星大队刚刚懂事的半大孩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家,都对郭老虎爱社如家的良好品德称赞不已,他的高尚品质已经铭刻在了金星大队的每个社员心里,而他那一个又一个的关心社员的感人故事又让人们永远难忘。

冬天不等天冷,郭老虎就带领着社员提前将取暖柴准备好了;夏天不到雨季,就抽调车辆人工给社员拉土抹房。社员结婚经济遇到困难,郭老虎都是慷慨解囊。

记得有一次在引洪淤地的劳动中,堤坝决了一道口子,如果不能及时堵上,整面堤坝都会被洪水冲垮,眼看着社员们辛苦劳累一周的成果就要被无情的洪水冲毁,他不顾自身安危,一个箭步上前,直接跳到了水中,死死地抓住两旁的沙袋边角,指挥着社员抢堵决口。

1960年8月的一个深夜,大雨滂沱,为了抗旱救灾,郭老虎带领着社员连夜冒雨浇了3000亩地,保住了当年的产量。除了关心生产之外,他还十分关心群众的日常生活。有一次村里的木匠郭大贵外出干活,正赶上郭大贵妻子分娩,闻讯后郭老虎赶忙请来了医生,这才让郭大贵妻子顺产,在此期间,他始终在院外等候,以防有需要的时候人手不足,直到得到孩子平安出生的消息,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自己家。

金星大队的第十生产队有一个五保户是一位古稀老人,老人得病后卧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于是郭老虎就成了老人家的常客,经常隔三差五的去看望他,每次去都带着慰问品。除此之外,他还亲自给老人端汤送饭,擦屎倒尿,陪老人聊天说话。村里面的人都说郭老虎比老人的亲儿子都要亲,真的是值得表扬。但郭老虎听说之后却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做出表率!”

1959-1962年这几年当中,郭老虎作为干部经常外出开会,每次开会领取到的补助,他都舍不得花,都是自己攒起来,等最后如数交到队里,作为队里的活动资金使用。1953年,他被评为全县劳动模范,获得了12元奖金,回到村里后,他直奔村里的困难户家中,没等这12元钱焐热就送到了困难户手上。收到这份钱的困难户得知他连家都没进,直接入户发钱,纷纷感动不已,热泪盈眶。

六、做党的忠诚的儿子

郭老虎作为当时金星大队的领导干部,丝毫没有骄奢的不良习惯,反而处处顾大局,识大体,群众对他的评价都是“人在金星,眼望全局”。他始终挂在嘴上的一段话就是:“我们的美好生活,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这种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值得我们去守护,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党的忠诚的儿子,一心为民,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带领大家向着美好生活去奋斗!”

1960年正是金星大队最困难的一段时期,面对种种困难,个别同志让他出面,去找自治区的领导看看能不能给想办法来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困难,但他却说:“咱们全国、全区有多少个公社,多少个大队,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去找上面的领导,那要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有什么用,何况如果大家都去找领导,这么多公社,这么多大队,上级领导该帮谁,这些你们考虑过吗?如果上级领导帮了我们,那其他比我们还要困难的地方该怎么办?”这一顿反问,让这些提出找上级领导解决事情的干部变得哑口无言。郭老虎见干部们情绪比较低落,又列举了全国有名的几个公社和大队在困难时期创造奇迹的例子,大大激发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正是有郭老虎的带领,经过大家一年的努力,当年的金星大队在交售粮食的时候如期圆满的完成了粮食征购任务。特别是在郭老虎的带动下,全大队干部、社员三天内卖给国家20万斤余粮。在年终大队总结上,郭老虎动情地说道:“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人不能战胜的,面对种种困难我们一定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想着该怎么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任务,而不是等着上级领导的帮助,如果人人一遇到困难就想着上级领导帮忙,那我们这些基层干部的作用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郭老虎带领金星大队的群众,一步一步地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但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反而时刻告诉自己不能骄傲自满。在他的带领下,金星大队的全体党员干部一方面和兄弟大队互相交流经验,共谈发展规划,另一方面,他还利用集中开会的时候与大家共商增产的措施。在郭老虎的影响下,金星大队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农业生产得到了逐年持续上升。谁都不曾想到当年那个穷困的大队,现在逐渐变成了富饶的粮仓。

哪怕是年老时,郭老虎依旧心系农业水利,按照他当年的规划,岱海滩要建成百亩果园,万亩粮田;岱海要兴建一个扬水站,引水浇田。记得他曾经说过:“我不服老,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学习党的政策,继续把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办好,把终身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七、名字载入《中国名人词典》

1951-1958年,郭老虎先后被评为凉城县农牧林劳动模范、增产救灾模范、绥远省农牧业劳动模范、凉城县劳动模范、内蒙古爱国增产增畜劳动模范、内蒙古爱国斗争劳动模范、凉城增产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等,先后荣誉26枚各级政府授予的奖章。并于1953年赴朝鲜一线对志愿军进行了慰问,1958年的时候还分别出席了内蒙古以及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会上还受奖一次。

郭老虎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先后在多个岗位上工作,但是,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工作,他的那股艰苦创业的劲头始终未减,那颗无私奉献的金子般的心始终闪亮着。

1956年,金星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社,郭老虎任党支部书记、社长,领导村民治沟治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当时的高级社改为金星大队,郭老虎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渠打埂,把旱地变为水地,坡地整为梯田。1959年,郭老虎任麦胡图公社党委常委,1961年任麦胡图公社副社长兼金星管理区党支部书记,1967年8月任凉城县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当选为凉城县委常委,乌盟(今乌兰察布市)盟委委员。1972年任乌盟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乌盟贫协副主任。1977年被选为内蒙古贫协委员,1979年当选为内蒙古人大委员。1980年8月15日,这位一生辛劳创业、心里只有群众的农民儿子,因患癌症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

郭老虎一生的贡献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他的名字已经被载入《中国名人词典》;他用心血谱写的这部创业史,将激励着人们继续奋勇前进,他将永远为人们崇敬和怀念。(刘敬轩)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