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干劲足,从乡村医生到乡村电工,再到进入村两委班子。从顽皮少年到自立自强,再到入党返乡,到如今成为引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他就是察右后旗贲红镇陈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亮。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张亮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历经不同岗位变化后,始终不变的是他对家乡的一份眷恋,对乡村振兴的一份担当。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乡村结缘、与故土亲近。
察右后旗东南一隅的脑包图流域是全旗生态战略的一道苍翠屏障,凝结着察右后旗几代造绿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全旗坚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笃定坚守。10年前,国家八部委领导在这里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脑包图小流域治理工程是一项“土建工程与生态工程”双成功的典型,为农区“增绿创效”拓出了一条新路。陈仕村就坐落于脑包图山下,70年代初张亮出生在这个小山村。几十年成长路,村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张熟悉的乡土面孔,在他的心里早已烙下印记,对故土的这片情早已扎根于心。老一辈的艰辛和家乡的贫困与外面世界的落差,也许从年少时在他的心里就激起了波澜,或许从那时起就已立下扶贫志,正是这种信念成为他中年返乡创业干事的动力源泉。
2015年,张亮突然有了一个新的决定:回村种地,当个新农人。他与村民座谈交流,自筹资金带头将全村800亩旱地改造为滴灌,开启了全村发展设施农业的节水灌溉“新时代”。村民不仅可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在基地务工,家门口有了就业岗。这个主意其实也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对村民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考量和作为。面对地下水源紧缺的实际,他和驻村干部深刻认识到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传统作物种植结构,打造自己的特色。为此,通过学习考察、走访调研,率先在全旗开展雪菊种植,不仅填补全旗茶产业空白,而且在节水省地、调整产业结构上迈出了可喜一步。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发展,证明该产业切实可行,每年可带动本村及周边2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现在方向更加明确,利益联结更加完善,构建了“村党支部(牵头)+合作社(经营)+基地(种植)+公司(销售)+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带贫模式,形成雪菊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他带领村里一班人,成立合作社,按照“一村一品”布局,打造雪菊专业村的方向,建设百亩示范种植基地和种苗培育基地,并大力推广雪菊庭院经济,将带动全镇乃至全旗更多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近脱贫增收致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他瞄准市场种田,调整种植结构,坚持走精细化和特色化之路,提出“绿色+特色”发展思路,积极动员党员干部、种植大户带头先行,减少马铃薯、葵花等耗水传统作物,扩种藜麦、粟类作物,以适应当下人们对健康绿色饮食需求,提高抗风险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班之长,张亮明白做好全村的工作必须走在前、做表率。不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还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团结奋战,打赢了一场场战役。
群众事情无小事,这些年,他入户遍访、座谈交流,从统筹落实上级部署,到调解矛盾纠纷,村里的每一件事都是他的职责,处处留下他的足迹和身影。不论是小村并大村,易地搬迁建设集中安置点,还是危房改造、饮水安全、街巷改造,让陈仕村旧貌换新颜,一改过去破旧土泥、出行不便的落后状况,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甜头。
张亮上任村两委负责人的这几年,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强化的几年,也正是陈仕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几年,成为全旗乡村巨变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张亮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逐梦于乡村大地,反哺故土,造福一方,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社会的双赢发展。(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