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人物 > 正文

一个成功拔掉穷根的励志故事

——记后行村面线匠人朱火土成功脱贫的经历

2021-10-15 11:15:58 | 来源: 中廉在线

出生在人多地少的贫穷山村一一(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后行村的朱火土,打从有记忆开始,整个青少年时期,就一直过着缺衣少吃的生活。在上中学那会,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再怎么不济,也有一辆从地滩商贩手中买下的一部破旧的二手自行车,而朱火土家庭偏偏连这样的一、二十元钱也拿不出来(时间已经是80年代的后期)。只能每天起个大早,徒步3.5公里左右,到镇里上学。这样寒酸的家境,除左邻右舍看不起外,同学们的讥笑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小小年纪的朱火土,憋着一口气,立志好好读书,长大后活出一个人样来。

谁知屋漏偏逢夜雨,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家庭突遭厄运,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积劳成疾,不幸辞世,母亲也因烦恼过度,不久之后,也撒手人寰。自此,朱火土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与唯一的家庭成员一一大哥,两人相依为命,过着更加困顿的生活。为了减轻大哥的负担,懂事的朱火土,主动辍学,帮助大哥挑起家庭的担子。

年纪小小的朱火土,从孩提时代就听父亲说过,农村人如能掌握一门手艺,就可安身立命;手艺好的人,还可发家。他看到村里的左邻右舍,有的人做豆腐,有的人当了屠夫,日子确实比其他人过得滋润。改革开发的市场经济,让朱火土看到提振家庭经济的契机,于是,就在学一门手艺方面动了心思。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哥,大哥很赞同,决心自己挑起种家庭责任田的职责,让弟弟重新拾起这门爷爷从河南带下来“做面线”手艺活,并重新把它发扬光大。小时候曾经耳闻目染上辈人做“面线”工序的朱火土,试着按步就班,学做面线。起初手拙,做出的面线,形状有些走样,卖相不好,销售渠道不畅。朱火土只能保本销售,整整半年时间,没赚到钱,反而赔了工本。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朱大火土从自家经济窘迫的实际出发,到隔壁村面线师傅家打下手,义务帮工,不求回报。终于感动了师傅,师傅言传身教,把一手真功夫教会了他。由于朱火土学艺心切,加上自己身上有手功艺人心灵手巧的遗传,朱火土做面线的功夫产生了质的飞跃,回家后很快就生产出了上乘的产品。

重新披挂上阵的朱火土,做面线的功夫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产品开始成为市场的“抢手货”。朱火土秉承父亲严格教诲:不欺不诈,老实做人,诚信传家。朱火土的面线作坊,坚持手工操作,一天只能加工250斤面粉,起初,面线上午做好,下午就被买走。朱火土是一个老实人,他觉得,尽管自己对干燥度不夠的面线产品已打了足够的折扣,但是,不夠干的面线如果不及时吃完的话,容易反酸,会让消费者蒙受损失。因此,他决定不再出售干燥度不夠的面线,即使对方出再高的价格,也坚持不再售出,而是要等到面线彻底晒干,储存在保质期时间内不变质,才会售出。朱火土这种诚信的商业信誉,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首肯,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后行村朱火土与金柄村黄加的面线,一同被市、区有关部门评选为外客赴翔安旅游的“最佳伴手礼”。目前,朱火土“面线作坊”生产的面线,已经成为翔安区粮油经销商的签订产品,每月都有固定客户上门取货。一改以前肩挑背驮、走街串巷叫卖的乡下小贩生活模式,成了名符其实的产销一体的经销商。

黄火土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成功地拨掉梦魇一样压在整个家庭的穷根,实现了上辈人梦寐以求的致富愿望。兄弟两人均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房,买上了小汽车,过上了令人羡慕的有房有车现实版的农民小康生活。(叶庆生)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