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同志(左一)陪同习近平总书记(中)视察
如今,人们走进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时,眼睛都会霍然一亮、心情也会为之一振: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下、在山清水秀的农村里,新建的安置房宽敞明亮,新修的水泥路连组到户,新办的“农家乐”生意兴隆,新兴的“民宿房”欲住难求,在长达8公里的水上漂流河道里“人欢马叫”“车水马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中呈现出蜂拥而至、摩肩擦踵、人山人海的可喜局面……
眼前的一切,很难让人把它与贫困连在一起!然而,4年前的大湾村就是金寨县的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这是大湾村历史上的真实写照。村里的干部群众为了摆脱贫困奋斗了几十年,但是,一直到2014年底,全村37个村民组921户3521人中,仍有575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近17%。
熟悉大湾村历史、了解大湾村情况的人都说,这一切的变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亲自关心、亲临指导的结果,是全村干部群众在县委、乡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余静辛勤努力、心血浇灌的结果!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察民情、听民声、解民意,与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4年来,大湾村牢记总书的记嘱托,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交上了一张满意的“脱贫答卷”!
在集党性课堂、道德讲堂、新风礼堂“三堂一体”的大湾村游客接待中心,人们可以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县和大湾村的专题片和“追梦路上的大湾村”图片展。一副副清晰的照片生动地展示了大湾村4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道路变宽了、房子变美了、村庄变整洁了、农民的生活变好了!
中共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说:这几年,是以大湾村为代表的老区金寨脱贫攻坚成效最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几年。2020年4月29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寨县已正式摘掉“穷帽”子、退出贫困县序列。
余静原是金寨县中医医院的一名普通干部。2015年7月,根据她个人的要求,组织上把她选派到花石乡大湾村挂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扶贫5年来,她抓班子带队伍、刨穷根寻对策、动真情办实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脱贫目标。
追寻她的扶贫足迹、总结她的5年工作,我们可以用“4个一”来进行总结和概括,这就是:收获了一生难忘的幸福回忆(见到了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出了一诺千金的真诚誓言(在习近平总书记面前公开承诺:“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4年来,她一直在一心一意地履诺践诺、始终在一往无前地攻坚克难。
一、跋山涉水刨穷根,进村入户觅良方
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将军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筞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在国家重点贫困县的行列中徘徊。2014年1月,进入“精准式扶贫阶段”时,全县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3万户、13万人(包括返贫人口),重点贫困村71个,贫困发生率为22.1%。
大湾村就是这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大湾村的穷根在哪、致富的路又在何方?带着这两个问题,余静一到村里驻下来就和扶贫队员们一起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进千家万户,寻找贫困根源、觅求致富良方。
为了摸实情、听实话,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余静他们按照“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还看技能强不强、最后看看有没有残疾重病卧在床”的思路,逐家逐户地进行走访,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认真地摸排和梳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研,他们得知:村里的两委班子信心不足、能力不强,干群关系不够和谐是大湾村致贫的一个根本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在余静的主导下,大家综合村里资源、人口、交通、教育等多方面情况,经过反复认真讨论并与村两委班子充分沟通交流,共同提出了大湾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抓班子、带队伍,解决脱贫攻坚的根本问题;抓关键、盖新房,解决贫困群众的安身问题;抓保障、建机制,解决贫困群众的安心问题;抓基础、搞建设,解决脱贫攻坚的环境问题;抓发展、育龙头,解决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抓统筹、共发展,解决全村脱贫的整体问题。
余静同志
针对村级各项工作严重靠后的现状,余静通过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正确引导,迅速建立了村级财务公开和干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她带领村党组织以抓党建促脱贫“四联四帮”活动为抓手,积极搭建党员参与村级工作的平台,千方百计地增强能人大户的帮带自觉性,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责任感。
为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余静还将全村61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73户贫困户“结穷亲”、定期开展“四联四帮”活动,真情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此举既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也增强了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为全面实施大湾村的精准脱贫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打好攻坚第一仗,搬迁扶贫住新房
2016年4月24日,在余静驻村扶贫10个月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亲自深入到大湾村走访村民,同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总书记在村民陈泽平家详细察看了住房和陈设,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通过扶贫手册看脱贫措施定了哪些、落实得怎样。在村民汪能保家,总书记指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总书记一连走进大湾村5户农家,听取村民对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种植茶叶、发展养殖业以及移民搬迁等扶贫措施的看法和想法,了解省市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怀着满腔热爱之情、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在村民陈泽申的小院里,总书记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乡亲们脱贫措施。总书记强调,打好扶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就是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上,余静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扶贫历程。她说,“这段时光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帮扶,还要真心实意地给予关心。”并且当场向总书记作出了真诚的表态:“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
2016年4月24日,这是余静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和总书记在一起的时光是她终身难忘的幸福记忆。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重托,让大湾村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不仅增强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帮助他们指明了扶贫工作的思路与路径、方法与措施。
总书记离开大湾村的当晚,余静立即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对原定的发展思路进行重新审视、及时进行调整完善。看着大湾村干部群众那一双双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眼神,余静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啊!事不宜迟、刻不容缓,她必须迅速行动、很抓落实,才能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于是,从4月25日开始,余静就带领大家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一条一条地抓具体、一项一项地抓落实。
2016年前,全村有207户群众住在阴暗潮湿的危房中,其中18户群众的老房子有上百年的历史,“住新房”是村民们梦寐以求的期盼。总书记看望第一个贫困户陈泽平时,就问他愿不愿意搬到山下去?陈泽平就说了“党的这个政策好,我欢迎。”为此,村两委决定把实施搬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当头炮”、第一仗,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确保实现“开门红”。
立足大湾实际,经过反复调研,并报请县里批准,余静他们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扶助政策,叠加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宅基地改革、移民避险解困、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统筹解决贫困户搬迁建房的经费问题,实行“各烧一道菜、拼成全桌席”。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现已建成大湾组、方湾组、基湾组、中心村庄等4个集中安置点,入住贫困户62户201人。陈泽平是大湾村第一批搬进安置点的贫困户,早已经告别了居住几十年的破旧老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这些安置点均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规范了猪舍、鸡舍养殖场地,做到了房前屋后干净、窗户干净、屋内干净、厨房干净、厕所干净、个人卫生干净,生产生活用具摆放规范,村庄环境整洁有序。住进新居的村民,完全改变了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他们说,党和政府的搬迁政策解决了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事情、最重的负担,现在有信心搞发展、培养下一代了!
三、建立帮扶新机制,看病吃药有保障
因病因残致贫一直是山区人民难以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14年,村里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高达71%,很多家庭“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5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帮扶机制。
首先是建起了两个卫生室,各配备两名医生,给每个贫困户都明确了一名家庭签约医生,有效地防止了“小病不治成大病”“小病没发现,大病花大钱”的现象发生。
其次是余静争取自己的工作单位---金寨县中医医院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到村里来开展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并对贫困户特别是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实行一对一的医疗帮扶。村民周秀凤,父亲因为胃癌去世,母亲冠心病、高血压缠身,女儿又患慢性骨髓炎,病痛压得她全家喘不过气来。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周颖结对帮扶她家后,一个月去她家两三次,每次都带上管用的药品。她说:“以前像挑一百斤的担子,现在轻了七八十斤,我又活过来了。”
第三是在医疗政策上做到了“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贫困户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累计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1万元(村民们称之为“351”政策);贫困慢性病患者一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基本医保等报销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村民们称之为“180”政策)。总书记当年看望的第二个贫困户汪能保,老伴患高血压,常年靠降压药维持;他自己曾患胃癌先后住院治疗多次,花费很大。如今,老两口一个月需要药费近千元,但他们自己需要支出的却很少,他们家并没有因此而返贫,他逢人就说“是党的新农合政策救了我的命。”
四、多方开辟脱贫路,产业致富奔小康
过去,大湾村群众就是靠种点粮食、蔬菜维持温饱。5年来,村里努力寻找和挖掘自身优势,不断在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上动脑筋、想办法、抓落实。
做大茶产业。“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金寨的一张靓丽名片。几年来,余静带领大家立足自然优势、大力推进生态茶乡建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改造提升老茶园1000多亩,发展新扩标准化茶叶基地1000多亩。同时,在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的帮助下,合作发展小规模精品有机茶园50多亩。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获得了茶企青睐。安徽蝠牌生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租下了村办茶厂,一头连基地(农户)、一头连市场,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全村400余户茶农增收,不少贫困户还在这里学会一技之长、成为专业炒茶师。他们采取这种“企业+农户”的模式,实行农户务工、企业经销,做大做强了大湾村的“茶叶产业链”。现在,大湾村生产的“六安瓜片”名气越来越大,农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做旺旅游业。大湾村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的山脚下,紧邻国家级5A级景区天堂寨,春日山花烂漫、夏天林海碧波、秋季松竹含香、冬境雪压青松,加上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发展旅游很有优势。余静带着村两委和广大贫困群众一起,充分挖掘资源、大力发展民宿,很快就建起了20多家“农家乐”,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做强种养业。村里利用山区山场面积大的优势,采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黄牛、山羊、黑毛猪、土鸡等特色养殖。同时,继推行光伏发电扶贫之后,又探索总结出农光互补发展模式,利用光伏板间隙地种植大棚灵芝。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问陈泽申,怎么致贫的,政府有哪些扶贫政策?2015年收入是多少,2016年收入想达到多少?陈泽申回答说,能达到5000至6000元就满意了。没想到,短短的几年,他家的收入就达到了几万元。他曾自豪地告诉记者:没想到,近几年的收入骤增、翻了几番。他说,他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一年好过一年!以前吃穿都困难,现在啥都有,有吃有喝有穿,家家都通水泥路,都住新楼房,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生活都有保障了,很满足。问起收入,陈泽申更是满脸笑容,他告诉记者,2016年收入不到两万元,2017年收入增加到三万三千元,他便自己要求脱贫了!2018年收入达到了四万元。这些收入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呢?陈泽申告诉大家:除了养羊,村里精准扶贫项目为他家安装了一套光伏发电设备,每年发电收入近3000元;村里还开发了贫困户公益性劳动岗位,他做保洁员每月有500 元收入。村里引进茶商后,2018年,陈泽申就在茶厂的扶贫车间实现了就业,“一天工作八个小时,每小时16 块钱,这一季能干20 多天。采茶季过后,我还能在这打扫卫生,看管厂房弄点工资。”2019年还在茶厂里正式上了班,每月工资2000多。随着来大湾村旅游的游客增多,他又做起了旅游服务。2018年国庆长假,陈泽申卖苦菜、笋干、茶叶等农特产品,短短7天时间就卖了5000多元钱。此外,他还在山上种起了天麻、黄精等中药材,各种收入加起来就超过四万元了!
几年前,村民周秀凤的丈夫在车祸中受了伤,年迈的妈妈也需要照料,女儿又患上了慢性骨髓炎,全家年收入不到4000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在余静的对接和联系下,她报名学习了扳片、炒生锅、拉老火,练就了一手炒茶技术,现在当上了茶叶公司的拉火组组长,“炒茶每小时16块钱呢,多亏了余队长啊!”周秀凤说。
现在,大湾村的农民初步走上了“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白天忙活、晚上数钱”的幸福之路。他们说,过去“一年吃不了一顿肉,人人脸黄黑又瘦”,现在是“出门车轮滚滚,家家处处生金”。
五、脱贫攻坚结硕果,大湾旧貌换新装
5年来,余静他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他们多方筹资修建了5 座人行桥。原来村里的泥巴土路全部改建成水泥路,全长20多公里。建成了一座273.6KW农光互补电站,年均发电量28万度,收益约28万元。同时,对村庄沿线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如今,大湾村所有村民组全部通上了水和电,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自来水没有全部接通,很多村民吃水都靠肩挑手提;由于电压不够、不稳,住在山上的村民用电也不方便。大家都说:“现在好了,水和电都通了,村民生活垮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5年的积极探索、5年的不懈奋斗,余静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新路。2018年,大湾村就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目标,并且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的示范样本。
生活变好了,贫困户有钱了。王新云是大湾村张湾组的村民,她是从贵州远嫁而来的外地媳妇,家里有两位患病老人需要照顾,还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一家几口人的生活全靠丈夫一人在外地打工维持,常常是捉襟见肘。余静得知王新云的情况后,经常和她促膝深谈,一边鼓励她要树立致富信心,一边为她出谋划策。在余静的联络支持下,王新云一家享受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多项优惠政策。如今,王新云在大湾村五斗潭附近经营起了农家乐。窗明几净的农家三层小楼里,共有20多张床位,家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王新云家已光荣脱贫,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5年来,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各项政策的“组合拳”,打散了几十年来萦绕大湾村的贫穷阴霾,如今的大湾村变了:村民们住进了新房子、吃上了“旅游饭”、做起了采茶工,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日子越来越好。
环境变美了,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大湾村的“民宿”建在漫山叠翠与徽派民居相映之间。民宿管理员刘辉洪是贵州毕节人,2007年和家在大湾的老公在外打工时相识结婚。“哪想到还没走出大山,又嫁进了穷山沟。”结婚那年,没进婆家门,她的心里就“凉了半截”。民宿所在地当时还是一片荒芜,村民在此放牛养猪,臭气熏天。那时的大湾村,还没发掘出“红色”“绿色”两样宝,总书记视察后,余静他们发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金寨积淀着红色基因,大湾村的一些“老民居”就是红色遗址;大湾村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景区,青翠的大别山蕴含着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思路一变,绿水青山便成了金山银山。2018年,大湾村办起民宿,刘辉洪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了。“每月工资2000元,旺季还会根据营业额了到一些提成。”热情爽快的她给民宿带来了不少回头客:“去年有两夫妻从南京过来玩,今年还要带孩子再来住半个月。”
旅游带火了大湾村,村里现有旅游栈道、休闲漂流、游客接待中心等多个项目在同时建设。刘辉洪的丈夫一直在外打工,今年也回村里找到了工作。“在外打工不如在家踏实。”
路子找对了,村子变样了,过去臭气熏天的牛栏、猪圈,改建成了干净敞亮的旅游公厕,潺潺溪水环绕着新修的凉亭,“这儿的夜景可比城市里漂亮多了!”村民们自豪地说。目前,全村办起了22户农家乐,其中一半由返乡创业者创办。5G信号开通后,游客还可以通过“5G VR”技术远程欣赏大湾美景,体验一把“云乡愁”。
产业变旺了,特色高效成了脱贫的“灵丹妙药”。近年来,余静他们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精心培育茶叶品牌,着力带动村民增收。身体残疾的贫困户汪能西户,仅采茶一项,去年就赚了1万多元。2019年是大湾村有史以来采摘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个采茶季,好几户茶农的收益都超过了1万元。
灵芝也变成了大湾村的脱贫“灵药”。李文海一家扩建了25亩“农光互补”基地,他们将采取农户种植、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收购加工的模式,让更多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靠灵芝致富。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大湾村旧貌换新装:田园处处是美景、山村随地见小康。2016年,全村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2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顺利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
六、真情洒满扶贫路,真心热血写华章
(一)驻村扶贫工作培养了她、考验了她、锻炼了她。
舍小家、为大家,她无怨无悔。2015年7月,按照县里要求,金寨县中医医院需安排一人到大湾村驻村扶贫。得知情况后,余静主动请缨,自愿到距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大山深处---花石乡大湾村驻村扶贫。那一年,余静33岁,她的儿子刚满6岁,小女儿不满6个月。余静至今记忆犹新,当年离开家门时,她把黏在身上的女儿交给奶奶后,就快步走向门外,在女儿的哭声中,她越走越远,她的心里满是酸楚,纠扯得很疼很疼……此后,驻村扶贫的日子里,唯有用手机视频才能与儿女短暂地“相聚”。
“妈妈,回来吃饭啊…… ”电话那头,11岁的儿子、5岁的女儿经常在电话里齐声呼唤着。“等妈妈忙完手里的活,很快就回来看你们!你们在家要听话,晚上要早点睡觉。”余静捧着手机,语气温柔,充满抱歉之情。这样的话,她已经说过整整五个年头了,别人家的孩子捧在手里、抱在怀里、含在嘴里,她的孩子只能养在手机里,有时候打个电话发个视频都显得那么奢侈……一个午后,余静正坐在办公室忙着,忽然听到门外一个熟悉稚嫩的声音喊“妈妈!”抬头一看,竟然是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村部门口,余静夺门而出,当看到6岁的儿子抱着6个月的妹妹站在村部院子时,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她一把搂住两个孩子,好长时间都没有松开……
直面贫困迎难而上,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初来大湾一亮相,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头发,蹬着皮跟鞋、穿着防晒服,“县里干部不一样,就是比咱山里人漂亮,不知道干事是不是一样漂亮?”看着余静,村里的干部群众心中有些疑虑。5年来,余静用事实证明,这个“县里的干部”有着映山红一样的个性,“既然种在大别山上,那就把根深深地扎进石头缝里!”
5年来,余静主动承担起了汪能保一家的脱贫任务。老两口已年过花甲,每天都要靠药物稳定病情,加之儿子意外去世、两个女儿也远嫁他乡,无依无靠。2017年初,汪能保老人又被查出胃部恶性肿瘤,前后治疗花费近12万元,家徒四壁。住院期间,余静一边安慰老人,一边了解健康扶贫政策。为了解决好汪能保老人的后顾之忧,余静隔三差五地到他家看望,帮助他们干家务,帮助办理住院报销和申报慢性病等手续。在余静的悉心照顾和帮助下,老人气色一天天的好转起来。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身体情况,他都会说:“党的政策好,是党救了我的命!我家干丫头(余静),比自家的丫头还要亲!”听到这样的话,余静常常感到幸福满满。
2016年8月底,开学在即,这可愁坏了大湾组的陈泽申、占治国和陈尚传等几个农户。上大学是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梦想,也是摆脱贫困的长效之策。当了解到他们几户正在为孩子上学学费发愁时,余静立即与爱心企业联系、为他们解决学费问题。当余静和村干部连夜把每名学生5000元的学费送到贫困学子的手中时,几家人十分感动、连声感谢。
(二)余静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致富的最前沿书写了青春的华丽乐章、感悟出人生难得的启迪。
5年的扶贫工作让她深深地感到:
只有建强党组织,脱贫攻坚才有“主心骨”。大湾村姚湾村民组的党员何家枝过去曾担任村干部,群众基础比较好。她了解这些情况后向乡里建议,请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将2名后备干部选进村班子。新组建的村“两委”班子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五星党员”争创活动,设立党员光荣榜和“曝光台”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5年来,余静他们带领群众实施了4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村61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73户贫困户“结穷亲”,开展“四联四帮”、真情服务村民,群众普遍感到“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只有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脱贫攻坚才能见实效。5年来,余静他们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在充分征集民意的基础上,立足大湾村的资源优势,按照了“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发展思路,因人因户制定脱贫措施。70岁的贫困户陈泽申,将腾退和闲置的老屋交由旅游企业统一装饰经营,按比例收取分成,仅此一项年增收近2000元,2017年就已顺利脱贫。他们还针对贫困户开发了生态护林员、美丽乡村保洁员、道路养护员、油茶管护员等84个公益性岗位和8个辅助性岗位,上岗贫困户每人每年分别增收6000元和3600元。
只有融入群众一起干,脱贫攻坚才有聚合力。扶贫干部长期驻村,与农民群众住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贫困户杨习伦以前致富无门,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余静和村干部3个月时间里40多次与他谈心,联络能人大户指导他养殖土鸡、黑毛猪,还帮助他申请贷款。一年下来,杨习伦盖了新房、娶了媳妇,生活好了,精气神也足了,眼下正在筹备开农家乐。
只有破除“等靠要”思想,脱贫攻坚才有内生力。5年来,余静和村“两委”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和村务监督机制,组织引导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我脱贫、我光荣”授牌、“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把“要我脱贫”变成为“我要脱贫”,充分激发群众向上向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三)驻村扶贫提高了她、成就了她。5年来,余静先后多次在全国和全省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并且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荣获“全省第六批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称号,并被相关部门授予“六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2019年以来,先后被安徽省文明办和中央文明办分别评为“安徽好人”和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胡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