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作风建设关系生死存亡、事业成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领悟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高站位、精心部署,确保学习教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坚持理论学习“不松劲”、严明纪律“不松懈”、躬身实干“不停步”,锤炼作风、净化生态、主动担当,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坚持理论学习“不松劲”,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思想根基,在“常学常新、常思常悟”中锤炼过硬作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风建设的“水渠”,唯有以理论学习的“活水”不断加以灌注,才能保持清澈与活力。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首在深学细悟,唯有以“笃学不倦”的研习之功,将“纪律条文”内化为“思想自觉”,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见行见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理论学习”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课”“基础课”,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理论思想原原本本读、逐字逐句学,在“强筋壮骨、补钙提神”中树立好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价值观。要善用专题讲坛、研讨平台、线上学堂等多元载体,精准把握中央八项规定背后蕴含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在“条分缕析、研精覃思”中把稳纪律边界、较稳行动坐标、锤炼过硬作风。
坚持严明纪律“不松懈”,坚守“纪律如铁不可摧”的刚性底线,在“纠偏正风、激浊扬清”中净化政治生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唯有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始终坚守政治底线,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永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和清廉本色。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以“自查自纠”实现“自我净化”。要有“主动意识”和“自省精神”,严格对照党纪党章规定和相关要求,充分把握“组织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对照检查、自我剖析。也要善用“群众监督”促进“协同净化”和“深度治理”。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判,充分利用线下渠道,主动打开政府门、办公门,保证信访接待“全时段畅通”。畅通线上平台,借助公众号、APP等平台实现“实时关注”“在线答疑”。以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监督体系,持之以恒守护政治生态“绿水青山”,推动作风建设工作常态长效。
坚持躬身实干“不停步”,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中展现担当作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改进作风建设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件民生实事上。广大党员群众要锤炼“工作作风”,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要摒弃“形式主义”,不搞“面子工程”,“深入调研”实现“对症下药”,要结合本地实际,从企业、群众角度出发,切实为群众发展出谋划策,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入手,全力推动惠民举措落地见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冲锋在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协调“各方资源”形成“攻坚合力”,以“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事业发展开辟新境界。(储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