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淬炼的制胜密码,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定盘星”。从延安窑洞里“整顿三风”,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激发的作风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更是党群同心、护航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用“延安作风”取代“西安作风”,为革命胜利奠定思想根基。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承袭这种精神传承,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遏制“会所里的歪风”,从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到规范“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八项规定用六百余字制度设计构建起作风建设的“四梁八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党中央以上率下,通过多项具体而微的举措,让群众看见真变化、感受真成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破解新矛盾中持续释放治理效能。旧问题与新表现交织、显性违规与隐形变异并存。面对这些现象,需聚焦违规收送电子礼品卡、快递“隔空收礼”等新型腐败问题,依托大数据监督强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监督执纪向“神经末梢”延伸,实现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长效常态深化,最终达到“不敢腐”向“不想腐”的转变。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从作风准则升华为发展动能。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驻村干部践行“四不两直”工作法,用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村情民意;在科技创新前沿,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让科学家从报表中解放出来;在基层治理一线,“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政务平台,把形式主义的“水分”挤出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以作风攻坚撬动发展空间,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高质量发展动能,用一幕幕生动案例诠释“好作风就是生产力”的实践逻辑。(苏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