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发展的漫漫征途里,正确的政绩观,是指引干部队伍前行的熠熠灯塔,是编织民生福祉的绵绵纽带,是铸就可持续发展的牢牢基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监督”之利剑,怎能不斩向政绩观偏差的荆棘丛?
强化监督意识,筑守思想根基。以监督为笔,以担当为墨,只有饱蘸担当之墨,笔触才能坚定有力。“墨”,将担当内化为行为准则,只有饱吸养分,“笔”才能挥洒自如,不偏不倚地勾勒出发展的轮廓。深化自我监督,是保证担当落到实处的关键支撑。干部们在工作中,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坚守党性原则,时刻自我审视,勇于担当,做到心系群众,知行合一。大力宣传优秀干部的先进事迹,运用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长远发展为目标,以真抓实干为路径。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监督工作日常化,定期以巡查走访、检查台账等方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绩观偏差出现的问题;要建立多方监督体系。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举报热线、搭建政务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参考监督,反映问题,让干部队伍在阳光下接受检查;要严格监督问责。对出现政绩观偏差的行为,依法依规,严惩不贷。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互联网平台,公开通报违规行为,产生如芒在背的震慑力,让违规干部付出代价,也让其它干部引以为戒。
优化任用机制,树立正确导向。优化任用机制,如同为干部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以民意为准绳,以实绩为导向,突破干部任用“铁饭碗”与“终身制”的陈旧观念,让那些积极有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有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让那些碌碌无为、作风不实的干部,及时调整岗位,促使他们自我监督反省,不断学习进步。这不仅实现干部队伍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激励更多干部端正政绩观,营造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紧握“监督”这把利剑,将政绩观偏差的荆棘斩除殆尽,定能为振兴发展的宏伟画卷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蔡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