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廉政建设 > 正文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作风服务群众

2025-04-04 09:16:48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御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全国两会刚落下帷幕,党中央迅速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响应并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中央八项规定自出台以来,成为改进作风的关键切入点与有力动员令。其制定和落实过程处处体现着“严”字。在制定之初,便秉持从严要求的指导思想,深刻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规定中未设“试行”,并以“一律”替代“一般”,从源头上展现出硬杠杠的特质,释放出刚性约束的强大信号。在执行过程中,党中央以身作则,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积极践行,自上而下推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这一系列行动让中央八项规定成为一张熠熠生辉的“金色名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对于社区而言,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提升工作效能、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环境卫生到社区治安,从民生保障到文化活动组织,每一项工作都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秉持优良作风,才能将这些工作做实做细,真正满足居民的需求。​

在社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从多方面着力。首先,要强化学习教育,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通过组织专题学习会议、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让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深入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同时,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社区工作人员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审视自身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例如,针对居民反映的办事流程繁琐问题,社区应及时优化办事程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吃拿卡要等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内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对社区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居民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鼓励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居民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此外,社区还应将作风建设与绩效考核挂钩,对作风优良、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

再者,要坚持纠“四风” 与树新风相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社区氛围。在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的同时,要积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评选文明家庭等方式,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良好的家风带动社风民风的转变。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作风形象,为居民树立榜样。​

此次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社区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社区要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都应切实肩负起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为居民服务。从日常的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到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都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落实。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社区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社区面临着诸多新任务和新挑战。只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的作风凝聚社区居民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之以恒推进社区作风建设,让清风正气在社区持续充盈,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社区力量。(陈佳)

责任编辑:秦宁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