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秉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涤荡痼疾的作风革命,镌刻下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递出了一张属于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金色名片。
正纪反腐、激浊扬清的作风指向。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就抓实以学正风提出明确要求,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理论学习,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排查治理民生领域“微腐败”、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零容忍”。狠打严查的背后,走出的是公款消费的"虚火"被有效遏制坚实足迹;淡化的是天价月饼、豪华粽子不良风气;刹住了“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了“会所里的歪风”,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公仆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自“中央八项”开展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严肃查处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强调调研规定,轻车简从,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落实完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制度。将“二传手”转换为“主攻手”,将“官本位”改造为“善作为”,将“表演忙”变更为“真勤奋”,树立不求“显绩”求“实绩”的政绩观,鼓励干部登百家门、行千里路、解万家忧。俯下身来,以扎实的工作落实,不断提升群众的收获感与满意度。
驰而不息、永不停歇的赶考之心。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一开始就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均研究同样内容并进一步深化细化,释放出的正是“一以贯之"作风建设决心,达到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统一。持续长期整顿形式主义,摒弃“文山会海”,破除“痕迹主义”,减少“摊派式任务”,不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以留痕为目的应付检查考核,不以任务挤压下沉完成工作。用“思想破冰”“机制发力”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书写工匠精神,获取组织放心,走出人民满意的赶考之路。(金珊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