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启动。这场以 “纠四风、树新风”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既是对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向全党发出的作风建设再出发动员令。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三年来,以雷霆万钧之势涤荡沉疴积弊,以春风化雨之功重塑政治生态,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时代答卷。
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场始于“小切口”的自我革命,拉开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序幕。八项规定的出台看似“小题大做”,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政治考量。当时,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文山会海等“四风”问题积弊已久,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习近平总书记以“徙木立信”的政治智慧,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等具体问题入手,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推动全党纠治“四风”取得更大新成效,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八项规定,每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从习近平总书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到中央领导同志带头简化接待、压缩行程,以上率下的示范效应形成了强大的作风建设推动力。在脱贫攻坚等重大战役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实干担当,用行动诠释了“作风就是战斗力”的深刻内涵。当党员干部带头拒收“电子红包”、抵制 “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时,不仅规范了权力运行边界,更引领了社会风气的整体好转。正如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所言:“八项规定不是筐,什么都能装;而是秤,称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成色。”
作风建设是“永不竣工的工程”。在2025年启动的学习教育中,“学查改”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成为最大亮点。通过开展“四风”问题大排查、作风建设“回头看”等专项行动,既解决“老问题”,又防范“新风险”。这种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模式,标志着作风建设正从“集中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抓作风建设的内生动力,以“节点”为“考点”,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弘扬清廉之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社风民风不断改善,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冯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