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极少数,目的是教育、警醒大多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做深做实警示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将加强震慑、深化教育、以案促改贯通融合,标本兼治持续净化首府政治生态。
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作为身处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本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他却行为底线全面失守,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企业当成自己的‘钱袋子’和‘提款机’,大肆非法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在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根据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初心蜕变警示录》中,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李建平赫然在列。
形象直观的视频影像,声泪俱下的反省忏悔,鞭辟入里的案例剖析,清晰还原了“片中人”从肩负重任的领导干部一步步沦为违纪违法者的蜕变轨迹。
为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挖掘本地不同层面、不同职级、不同领域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思想根源、制度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腐败诱因,运用身边案、身边事加强震慑感召,推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由人及己、对照反思。
“看到昔日的领导、同事,如今却成为反面典型,震撼特别大。”前不久,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对张和平、李建平、董秉惠、云忠厚等本地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是身边的‘活教材,更是‘清醒剂’!”在场党员干部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以案中人为镜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恪守党纪国法。
据介绍,市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作为连接“不敢”与“不想”的重要纽带,有力督促全市各地区部门压实党风廉政教育主体责任,充分用好身边典型案例,运用警示教育大会、现场警示教育、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因人、因时、因势加强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以案为鉴、闻警自省。
警示教育直抵基层一线
“刚才通报的案例,和我处于同样的工作岗位,承担的职责相近,这些办事流程中的廉洁风险如果不时刻警醒防范,自己可能也会出大问题。”在托克托县伍什家镇,一场“‘青城纪语’讲堂警示教育进镇村”活动后,在场的镇政府工作人员感慨,“这不单是一次警示教育,更是找准病灶、自查自纠的过程。”
“青城纪语”基层警示讲堂是市纪委监委推动警示教育直抵基层的形式之一,通过结合在基层“微腐败”大清扫、“三务”公开再监督中查办的典型案例,各地区把警示教育课堂开设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融入基层组织生活,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除开设基层警示讲堂外,各地还通过多种途径把警示教育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各环节。土左旗纪委监委在开展“百名纪检监察干部包百村”活动中,由包联各村的“双百”干部送“警示教育片”“廉政党课”进村入户,实现全旗296个行政村全覆盖。部分地区在“双公开、双反馈”中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传播纪法知识,因地制宜推动廉洁理念深入人心。2020年,全市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5272批次,受教育24万余人次。
以案促改做足“后半篇”文章
既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开展警示教育,又强力督促案发单位抓实以案促改,才能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治本作用,提高治理腐败效能。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推动以案促改、深化标本兼治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力抓手,着力构建案件查办、警示教育、整改落实的完整链条。
聚焦李建平案背后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市纪委监委及时督促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体检、找准症结、以案促改,重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我们采取联合派驻、分别监管的方式,设置6个纪检监察工作组,对15个区属国有企业进行监督。并建立‘纪工委+以案促改工作组+国资办’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围绕国有企业管理、资金借贷、项目协议、资产账户等问题,紧盯问题清单、整改落实、制度建设等三个关键环节跟踪督导,转变以往对国有企业监督的疲软状态,堵塞监督盲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140项具体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112项。
查清一案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从中查找差距、补足短板,纠正和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针对由此反映出的国有企业“十乱”问题,市纪委监委由点及面对全市36家市属国有企业开展“清仓见底”式的摸底清查和专项整治,累计发现问题662个,提出书面建议200条,督促整改完成问题458个。
此外,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还注重将日常监督、审查调查与堵塞制度漏洞、完善体制机制相融合。紧盯煤炭资源、人防系统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章立制,整治行业乱象。全年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43份,有力推动相关地区部门举一反三、落实责任、堵漏建制、正本清源。(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