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绘就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展现出蓬勃生机,相关业态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答好“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课题,要在“挖掘特色”、“保护环境”、“创新机制”中注重协调发力,方能行稳致远,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乡村旅游顺势而上、乘风而行。
深度挖掘区域特色,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描绘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蓝图。一句“记得住乡愁”,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美丽乡村是诗意的栖居地,是承载乡愁最好的寄托,只有充分挖掘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必须破解文旅资源分离,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的发展困境,创新推动文旅资源融合利用,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和旅游对文化资源的激活、保护、传承。具体而言,首先要重点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文化遗存,捋清县志村史乡土文化脉络,在传承保护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的基础上,以科技数据赋能注入现代元素,让古迹古文焕发新颜。其次要充分发掘本土特色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与特色文旅产业,向精细化、特色化、深度化发展,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村,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把文旅特色乡村建设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窗口。
坚持守护绿水青山,绘就和美乡村画卷。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全面强化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在严守生态安全线上一丝不苟,一寸不让。要始终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崇善自然、尊重自然,牢牢守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底线、红线、高压线,坚决不走“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破坏自然生态的恶性循环之路。要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农村人居环境与卫生治理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植绿护绿”“厕所革命”“蓝天净土净水”等行动,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擘画一幅“乡村旅游”和“生态保护”比翼齐飞的美丽乡村图景,更好地回应游客对“诗和远方”的追求。
持续探索机制创新,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乡村旅游发展要以长效管理机制为支撑,在共享共建中实现持续增收。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党支部建在村级合作社上,由合作社对乡村旅游进行总体管理与策划,为村民提供项目支持,引领合作社及村民共谋共建;由村集体牵头,鼓励村民把闲置农房改成精品民宿并创设“村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模式,签订投资和分红协议,共同开发经营景区及民宿;全村所有民宿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通过合理资金分配,将部分获利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或直接作为奖金用于村民分红,既能维护美丽宜居乡村形象,更能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切实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顶村村 邓天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