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泉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并讲话,强调把文旅产业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推动全省文旅经济繁荣发展,更好为福建发展增光添彩赋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诚然,如今全国各地文旅工作如火如荼,福建要紧抓这一机遇,顺势而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重品牌塑造,让旅游品牌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随着淄博烧烤、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全国文旅纷纷加入“战场”,亮出各自的看家本领、耍出“十八般兵器”,势要在这场“战役”中大获成功,各地文旅同台比拼,良性竞争,展现了当代文旅新气象。若要在这波文旅市场中异军突起,品牌塑造是关键,现在许多地方仍存在旅游场景单一,产品同质化,在旅游市场中竞争力弱,线路品质不高,吸引不了“头回客”,也留不住“回头客”,即使有“泼天的富贵”降临身边也不懂得如何接住。所以要树立好品牌,各地可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龙头企业等推出各类旅游主题。福建的旅游景点和主题非常多,例如福建长乐游神活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素有“南国蓬莱”美称的湄洲岛、有万国建筑美誉的鼓浪屿、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等,但要形成长期记忆的旅游景点,增加群众旅游的意愿,还需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既要讲好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又要展现山峦重迭,百川归海的风景,就像省委周祖翼书记指出的,围绕“海丝起点、清新福建”定位,实施“一市一品、一品一策、一策一业、一业一龙头”品牌塑造工程。毫无疑问,只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中突出重围。品牌塑造好了,人气提升也是关键一环。热闹的文旅市场中,我们要追赶时代潮流,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擅用网络流量,为家乡的文旅造势,“赚吆喝”,吸引八方来客,让“流量”变“留量”,为四海宾朋带来终身难忘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完善服务配套,让旅游体验与服务品质相辅相成。旅游业是厚积薄发的行业,要提升游客体验,不仅需要传统文化的底蕴积淀,还需要配套设施的持续深耕。要完善交通设施,增开多条知名景点所在城市的高铁、航班,加强旅游交通干线与城市主要道路交通节点的通行能力,保障陆路交通的快捷、舒适、安全,采用数字化管理停车场,让旅游出行更加便利;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采用智慧旅游,整合旅游资源,让游客与景区实现实时互动,丰富应用场景,游客可通过手机聆听景区介绍,知晓游客中心、公共厕所、休息区等,同时也能降低景区管理者的服务压力,严厉打击旅游市场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医疗救护措施,特别是在远离市区的景点,可实行医护人员轮岗值班,并配齐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以防游客突发状况时可以得到及时救助;定期做好景区维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整改,树立警示标识提醒游客,同时,建立景区应急预案;加大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服务素质,展示人文关怀,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服务品质的提升,需要多方的配合,职能部门的联合协作,群众的温暖热情,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让游客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依托生态资源,让文旅经济与乡村振兴相融共促。福建依山傍海,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群山连绵,境内第一名山武夷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三教名山,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其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游览隐居,也让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同时,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拥有长达三千三百多公里的海岸线,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海洋文明,特别是泉州更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而福建海洋资源富饶多样,借助“旅游+文化”,立足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渔业生产、渔民生活、渔村生态,加大渔业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修复和保护力度,结合海上养殖设施升级转型,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建设渔旅体验园,让游客能够体验到渔村风俗、渔家乐、垂钓捕捞等游玩项目,带动当地百姓将家门口的美丽资源转换成美丽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乡村旅游,改善农村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进村庄规划、乡村建设,准确把握各地村庄的差异性,提升村容村貌,优化旅游资源,加速海上泡沫浮球更换,建立“海上环卫”队伍,有效治理海漂垃圾。文化、资源与环境的融合,共同绘就“山海经”,让游客在畅玩的同时也能驻足领略海洋牧歌的风光,让群众真正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游慕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