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旅游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也应自觉融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要求家家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追求人人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文化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围绕这一目标,旅游作为现代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尤其要发挥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精神力量中的重要作用。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向人民群体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不仅要通过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旅游体验的内涵品质,更是要通过旅游活动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共识,在旅游中浸润中国人的精神和道德世界,夯实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 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随后党和国家作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部署,初步确立了我国特色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格局。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明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的背后承载着国家历史进程、群体文化心理、民族情感共识,凝聚着世代中国人集体的文化核心信仰和价值观,影响了世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也展示了中国人区别于外国人、中华文化区别于外国文化的根本特质。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家国同构的家园意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而不同的包容心态,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等,使其成为最具有国家文化标志性和民族精神代表性的标识。
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特色国家文化公园是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故事、培育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地和重要平台。当前国家文化公园中文旅融合功能区的作用,正是通过在中国人现代日常生活中建立适当的文旅体验场景来传达 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核。事实上,强化文化认知对建立文化认同和培育文化自信尤其重要。旅游景区作为场景化的“历史教科书”,可以实现旅游活动促进文化认知教育的功能。具体来说,旅游将中华文化内涵和价值的传播输出媒介从传统的文字、音像等转向了景区、景观、非遗活动、文博场馆等多种文旅体验项目。对抽象的中华文化内容提供可观、可感、具象的形式与内容,使得人们在文旅体验中更直观地认知中华文化,进一步对自我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建立文化自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深刻的认同感。
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囊括了一些具有标志性且认可度较高的旅游景区,例如黄河壶口瀑布、八达岭长城、京杭大运河、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等,由于承载了不同时期的特定事件,烙印了人文历史的演进场景,这些景区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原生土壤,因此具有特定的原址性地标意义。换言之,它们不是单纯的旅游景区,而是汇聚了人文内涵和家国情怀的场所。与此同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往往在群体间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和认可性,凝聚了族群间的历史共识、集体记忆、情感共鸣等,从而使代际间拥有沟通和对话的机会,因此更容易成为传承民族精神文化的场景。人们在一次次的旅游过程中,亲身体验文化遗产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家国记忆与地域文化的交织,历史桑沧与现代文明的相映,从而形成对中华文化内涵更清晰、深刻的印象,增强对民族精神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五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各民族以“共同体”的形式在大跨度的时空演进中塑造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型国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内、国际新环境、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不仅要促进旅游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更要推动旅游成为认知国家历史、感悟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文化旅游学系 博士后在站 戴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