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为抓手,树立“凡遇烦心事均可找社区”的理念,精准聚焦服务群众中的堵点、痛点,将群众的“烦心事”听在耳中、记在心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探索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新路径。
聚焦民生小事
打造群众心中的“温馨港湾”
以“情暖社区 志愿同行”为主题,紧扣“民生无小事”理念,用“微服务”撬动“大民生”。依托“代办帮办”服务体系,组建26支由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红色物业人员构成的“流动服务队”,推出“护苗成长”“银发无忧”“新新相系”三大主题服务。建立“周末加油站”,借助“青年有为·淬火逐梦”行动,打造“斑兰”公益课、社区音乐启蒙课堂、科普研学等特色服务,惠及儿童6000余人次。针对老年群体,推行助餐、助医、助购、助学、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明确“红色帮办员”,主动上门为老人代办水电缴费、疏通管道等民生小事627件次。同时,充分利用“红色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充电、应急药品等10余项暖心服务,服务人员410余人次,切实构建起全天候、全周期的民生服务网络。
强化协同联动
创新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
实施数字赋能,搭建“有事我帮您”服务平台,设置志愿服务、电子证明等8个功能模块,构建起“群众点单、社区接单、队伍领单、办结反馈”的服务闭环。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整合民政、社保、法律咨询等8大类服务窗口,增设“办不成事”反映专窗,由社区书记牵头督办疑难事项。紧盯群众身边小事,对下水道堵塞、楼道照明故障等高频问题,实行“15分钟响应”承诺,组建由30余名水电维修能手组成的“匠心服务队”,累计解决急难问题167件。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联合辖区派出所建立应急开锁绿色通道,化解忘带钥匙、突发疾病等紧急状况26次,用“小钥匙”打开群众“心锁”,显著提升社区工作的响应速度、办理效率和办结效果。
优化治理效能
筑牢和谐社区的“坚实根基”
创新构建“网格+智治+共治”三维治理体系,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在深化“新枫桥经验”实践方面,打造惠兰议事会等协商平台,通过“居民提事、网格议事、协商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五步工作法,成功化解高空抛物、噪音扰民等社区治理“顽疾”难题23件,纠纷化解率达99.1%。创新积分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上报安全隐患、参与志愿服务480余件次,累计兑换1.2万积分,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活力,有效激活社区治理“新”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让社区成为居民心中温暖、和谐、稳定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