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中最富创新活力的生力军。因此,要用心引领青年人才树牢家国情怀、投身基层实践,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
以“思政”铸“忠诚”,引导青年人才树牢“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确实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上去体会和认识。”青年人才培育需要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要推动思政、学术、实践深度融合,着力提升青年人才的“四种能力”。青年人才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期”,唯有坚持不懈以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确保方向不偏、蹄疾步稳。
在“乡土”搭“凤巢”,引导青年人才激扬“建功立业为基层”的人生豪迈。基层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也是锻造和提升最好的地方,更是青年人才施展抱负、砥砺品格的大舞台,因此,要引导青年人才投身于基层事业,多元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同时,基层也是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线”,任务重、困难多,最能磨砺人、成就人。以基层“大舞台”为“磨刀石”,引导青年人才在“翻天倒海卷巨浪”的挑战中见世面、壮筋骨,人才“幼苗”定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用“实践”增“才能”,引导青年人才砥砺“肩鸿任钜踏歌行”的昂扬斗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实践是人才成长最好的“大课堂”,实干是改革发展最强的“助推剂”。因此,青年人才培养就要站在“国以才立、为国育才”的高度,明确“助力地方发展”“深化专业研究”等重点任务,引导青年人才以“实”为先,积极投身时代发展滚滚浪潮,让青春在实干实践中灿烂绽放。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青年人才培育落到实处,方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