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忆儿时玩雪趣

2023-01-12 09:10:55 | 来源: 中廉在线

飞雪弥漫,我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迎风踏雪去给老妈送冬至水饺。路很近,可大雪无痕,生怕脚底发滑,我小心翼翼地踩着雪走。回家的路上行人寥寥,我驻足张开双臂,用手去接那飘飘洒洒飞舞的雪花,感受皑皑白雪的情趣。

长辈们活着时,每年的首场大雪,我张开双臂拥抱雪花,她却在院子里放一个方凳,上面放一干净的大白铁盆接雪花。待雪花满盆,端回屋里化水,把雪水装进玻璃瓶,放到水缸旁。奶奶告诉我,这雪水是夏天痱子止痒的偏方,治疗湿疹、脚气也有效。我们至今没有去验证。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家住在乡下农村,黑黑的瓦房。到了冬天,一排排的黑瓦屋檐下,倒挂着一根根长长的、圆圆的、尖尖的、晶莹剔透的锥体冰凌,寒气透着壮观。调皮的男孩子会拿着木棍跳着高敲冰凌,但坚硬的冰凌也只能被敲下尖细的一小段。可当温暖的太阳出来,气温升到5℃,冰凌开始慢慢融化,一排排偌大的冰凌瞬间从房檐下哗啦落到水沟里。

如今住在高楼上,家里有暖气,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却很难见到玻璃上有冰凌花。住平房的冬天,每天早晨起来,总会看到两扇窗的六块玻璃上冻着一层磨砂般的冰凌花,不同房间每块玻璃上的冰凌花纹路都不重样,雪花形、树叶形、树干形、花瓣形……各式各样,漂亮极了。待太阳照到玻璃上,冰凌花慢慢化成水汽,我就会用手指在玻璃上写写画画。

雪中,男孩子是玩得最开心的。他们穿着棉袄棉裤,戴着遮耳朵的棉帽儿,穿着棉乌拉或是水靴子,喜笑颜开地打雪仗、滚雪球,一双双小手、一个个小脸腮冻得发红,也不喊冷。他们比赛谁的雪球滚得多,谁的雪球滚得大。大个子的滚雪球占上风,最大的直径可达一米左右。滚好的雪球停在大院井台前,大雪球上放小雪球。戴着编织兔帽出门的女孩子们,在两个雪球中间系上一根红带子,用麻袋绳做成头发扣在小雪球上,插一根胡萝卜就是大鼻子,两颗煤球当眼睛,半块黄泥就是嘴,一根枯树枝斜插进大雪球,就成了纩纺大院站岗的“雪洋人”,矗立在井台前,好长时间不融化。

男孩子们还有一项运动,那就是滑冰。他们在村胡同北路口的高台阶上坡路面上洒水,制作出一条短冰道,专打滑溜哧。双人滑是一个站着拖着一个蹲着滑,或是一个大孩儿推着一个小孩儿滑,大部分是单人滑,姿势各式各样,玩得不亦乐乎。

上世纪60、70年代末的冬天非常冷,从冰面踏碎了,掉到了没腰深的水里幸好离家近跑得快,衣服还没冻透,妈妈给他换下湿衣裳,让他喝一大碗姜汤,睡了一大觉,人就没事儿啦。

当然,学生们也是扫雪的主力军。扫了雪直接送到沟河里。那时的扫雪工具主要是木锨,就是一块木板中间安装一根木棍,专门推雪,一推一大片,聪明的男孩子直接滚着大雪球往沟河里送,女孩子们则把雪装进柳条大筐,男孩子们用绳儿拖向沟河边。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清雪工具,但是积雪清理得很及时。一般都是边下边扫,如果雪大不停,就在出太阳时清扫,铁锨插底木锨推,比较省力。

那年月乡村雪多,在没有羽绒服、暖气和电视的那个年代,人们穿棉袄棉裤,戴棉帽子,围围脖,条件好的套个呢子大衣和棉猴,脚下穿着条绒或猪皮棉鞋、解放鞋、“乌拉绑”、水靴子。家家烧火炕,生个花盆炉子,人们围坐在火炕上,望着窗外屋檐下的冰凌,看着窗户上美丽的冰凌花,盼望着春天尽早到来,收下冬天送去的滋润万物生长的瑞雪。(王帅)

责任编辑:王帅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