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天气是随着节气转变的,” 霜降变了天”。然而2021年10月24日,霜降节气的第二天,黑龙江三江平原腹地的完达山区域却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暖风习习,零上十四度可是几天来少有的暖和了, 赶上周末,七台河几位自发自费多年的红色文化研究者丁元明等人,邀请了倭肯河流域即将耄耋之年的踏察遗址遗迹半个世纪的许吉贵老先生,共同驱车考察了七台河金沙新区军马场北部百里林海的抗联密营“梳妆楼” 遗址。
上午9时半,越野车穿梭在百里林间七扭八歪的农用田间水泥路面上,伴随着碗口粗林地和成片人工落叶松以及路旁栽植的盆口粗杨树、白桦林擦肩而过,还有农田里大马力拖拉机的秋翻地,到处都是一派幸福和谐的金秋收获的景象。偶尔几台运输粮食的载重汽车不时的在不足宽度的路面会车,进入山区,已经无心品味秋后旖旎的风光,倒让我们同车人勾起了继续聆听许老先生述说着七八十年前,此地的各种传说和他了解抗战年代的情景再现,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呢?
据许老先生讲,“梳妆楼”名字的由来得追溯到金兀术年代,至于对“梳妆楼”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那都是人们祈盼的美好故事罢了。
远眺梳妆楼,远处制高点是林业部门设立的高出树冠十多米的防火瞭望哨
10月24日10时10分许,从军马场(现名马场场部)一路向东偏北方向的田间路上,越野车左柺右转停到了覆盖率62%的场部下辖五队场区外的“梳妆楼”以东的山坳里,许吉贵看了几处凹凸不平的林地小区域,成竹在胸地指点:就这处是抗联马厩(圈)遗址,现在的遗址模样和我六七十年代来时完全不一样了。六十年代初时,抗联三军四师师长郝贵林、四团团长付常山的交通员“武小个子”武德珍(音译)后期当过团参谋,六几年时,交通员武德珍快到八十岁了,这个人没到七零年就死了,他曾在我家住了七八天,当村赤脚医生的我为他开药护理治疗期间,我这个热衷了解历史的年轻人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许吉贵老先生
左:许吉贵,右:丁元明
梳妆楼,山上有抗联的总部训练基地 ,是抗联三军、四军、五军、还有八军,在这山上不但有密营,还有点将台、训练场,山上还有水源,在那个年代这里可是藏有千军万马。没到过这地方的人那是没个找到,武小个子武德珍还讲:“他当年主要是给最早叫蓝花顶子、蓝蟒山(兰棒山)、七里嘎、铁山包一带五军周司令、赵尚志等的通信员和小股抗联往练兵场这一带送信和给部队带路的,没有交通员前导谁也别想进来,也没个找到……日本人多次搜山他根本就是个麻哒山(迷失方向)”。
许吉贵指认的马厩遗址
说到这,许吉贵老先生似乎有所遗憾,现在我上不去山了,有时间你们按照我说的方向上山去转转,踅摸着找找遗址吧!
望着许老先生一上午颠簸疲惫的身躯,谁还能忍心老人家再多走一步啊,许吉贵老先生梳妆楼之行将这山脉上下的遗址方位和迷魂阵(现名“迷糊山”)等方位基本说的大致清楚了,他传授指点给了来者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继而也使三位陪同考察者由衷的对耄耋老人升腾起一股崇高的敬意。
左:丁元明、中:许吉贵、右:李兴发
越野车顺着原路回返,由于没开线路导航,我们却走了冤枉路,多差出去好几公里的路途转到另一条路上回到了马场场部。
可见,当年百里林海沟壑交错蒿草满地的原生态状况,这里隐藏处于装备劣势的抗联将士修整训练再好不过的首选之地了。也印证了当年民众和抗联将士们的顺口溜:
马鞍山、梳妆楼,
千军万马藏里头,
点将台上发号令,
密林练兵杀倭寇。
(待续)
(李兴发 丁元明 许吉贵 纪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