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现百姓小康梦

2021-10-09 09:05:05 | 来源: 中廉在线

内蒙古商都县大南坊子村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观测村,该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建立健全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效机制,并编制了5年规划布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在“两支队伍”建设方面见成效。在“村两委”干部队伍方面,不断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逐步加强党员的示范引领,进一步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通过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五强”党支部创建等活动来凝聚振兴合力。在驻村干部队伍方面,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职能,遇到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主动上前,担当作为,确保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一是提升村党支部组织能力,推动村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担当作为,帮助培育村级后备力量;二是提升村庄治理水平,推动村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水平,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培育文明乡风;三是推进强村富民,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返贫致贫的监测和保障,完善好村基础设施,加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方面的建设。

在产业发展、村民富裕方面做文章。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该村通过四项措施“领跑”产业发展。一是依托现有条件,通过与河北中粮集团联系合作,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旱地覆膜芸豆2000余亩,由村委会提供场地,统一进行收购。今年,中粮集团以每斤3.2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每亩的收入比传统种植小麦增加400余元。目前,种植芸豆已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二是采取“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整合京蒙帮扶资金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建设了22座日光塑料温室大棚,由贫困户进行承包,种植网纹瓜、差季马铃薯等高价作物,并与商都绿娃等企业合作,进行订单收购,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村集体每年收益28600元,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和合作企业共赢的局面。2021年,在原有的大棚基地上扩大规模,新建30余座大棚,形成规模化绿色种植基地,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达8万元,承包户每座大棚年纯收入达5000余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互利双赢。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无利息信贷的扶持,进一步推动养殖业发展。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宣传动员,争取村里养羊大户的指导带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加大肉羊养殖力度,争取打造一个有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区。四是提高土地的高效益使用。积极宣传动员全村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实施土地流转,由种植能人大户进行承包,集中连片种植高效益的农作物,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方面下功夫。一是制定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环境卫生治理,细化了责任区,明确了责任人,每周组织保洁员进行一次卫生清理,将周五定为卫生清扫日,配备1台清扫垃圾车、2台电动运输车、10辆清扫垃圾小推车和11个垃圾箱。同时硬化了村村通水泥路4.7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在村道路两旁种植了110余株云杉树,达到了硬化、亮化、美化、绿化自然村全覆盖,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二是投资114万余元建成了1200多平米的文化体育广场,配套了10套健身器材,满足了广大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需求。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志愿服务队、文化健身队3支队伍,宣讲解读惠民政策,开展文化活动,为村内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开展志愿服务,倡导村风民俗新时尚。利用“户户通”,每天播放各种惠民政策和红色歌曲,真正将政策宣传的触角延伸到人民身边,搭建起乡村宣传的“大舞台”。三是结合困难群众需求的实际,搭建了长期关爱、扶助弱势群体的平台,长期开展义诊送药活动,每年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无偿发放消炎、止痛、降压等各种药物2000多盒。(内蒙古商都县组织部 王龙)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