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聚焦干部管理中的难点堵点,创新制定《识别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六条措施》,把是否“担当作为”作为考察识别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尺,不断完善干部监督、管理、评价制度,推动形成干部使用“上有标尺”“下有通道”的良性循环。
织密监督网络,构建“立体”识别体系。建立“横向联动+纵向延伸”监督机制。横向联合纪检、信访、审计等多部门,健全完善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线索移交等机制,相关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依规通报、即时通报、定期通报等方式,向组织部门共享相关监督信息和事项,推动各类监督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形成贯通融合、高效联动的干部监督工作格局。纵向整合组织监督、巡察监督、群众监督等多元力量,聘请“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干部作为监督员,形成“八小时内组织管、八小时外社会察”的全时段延伸监督格局。组织部门根据“正反向”监督信息,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关注与提醒督促“双台账”,对表现突出干部和苗头性问题实行全程纪实、分类管理。
创新考评机制,打开“双向”评价维度。推行“正向考核+反向测评”双轨评价。“正向考核”强化对综合考评、年度考核、平时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在自治区、市、县级综合考评中排名靠前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化营商环境、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专项考核检查中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纳入“重点关注”台账。“反向测评”严格对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的20项负面清单,通过民主测评、非提拔任用谈话等方式围绕“政治是否达标、岗位是否胜任、工作是否称职、作风是否过硬”等内容开展反向推荐,将普遍评价不高的干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醒督促”台账。各党组(党委)书记是“双向评价”的第一责任人,对在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和重大斗争一线担当作为、应对有力或不服从组织安排、作风不扎实、实绩落后的干部,应主动向县委反映。组织部门重点对在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关键领域排名持续靠后或单位主要负责人反向推荐的干部,实行分级预警。
强化结果运用,畅通“上下”良性通道。构建“分类处置+跟踪管理”闭环体系。用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点关注与提醒督促“双台账”,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使用,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进行差异化调整,并建立“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专项库”,对其“下”的原因、安排方式、后期管理等实行清单化管理。对因失职失责被问责,能够深刻反省、积极改正且表现突出的领导干部,影响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进一步使用或者提拔使用;对因违规违纪违法被追究责任,影响期满后需要进一步使用或者提拔使用的,区分所犯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处理处分情况、改正错误及表现情况等,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使用;对受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本人特长,安排适当工作任务。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理念,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通过专题培训、岗位历练等方式帮助干部整改提升,对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踏实苦干并做出成绩的干部予以及时使用,形成“调整—教育—再使用”良性循环,使“能上能下”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常态。(彭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