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港口镇上坑村瓦子窑组的进村道路原本狭窄、坑洼不平,在人大代表监督推动、镇村协同发力下,正蜕变为一条“畅通路”“幸福路”“发展路”。
从“痛点”到“亮点”:道路改造回应民生期盼
瓦子窑组原有进村道路一直存在坑洼不平,雨天泥泞湿滑等问题,不仅影响村民出行,更制约了周边产业发展。在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中,村民多次反映“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窘境。对此,港口镇人大结合本地乡村振兴的需要,建议镇政府将瓦子窑道路改造纳入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计划。镇政府扎实做好落实,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重点实施硬化升级及交通标识完善,全面提升道路承载能力。
人大监督赋能:全链条推动项目提质增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港口镇人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组织人大代表多次开展专项视察,围绕工程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建言献策。例如,代表在视察中发现施工警示标志设置得不够明显,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督促施工方立即整改,按要求重新设置警示标志。此外,人大代表积极搭建沟通桥梁,通过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等形式收集村民意见,将道路宽度调整等需求纳入设计方案,确保项目“接地气、顺民意”。
修复的是道路,连接的是民心。“村前道路的修复,既有效改善了瓦子窑组的人居环境,让村民们的出行更安全、更舒心,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上坑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