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前行之路。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关键地位,也为中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教育为民,初心如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时代的舞台上徐徐展开,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壮丽景象。在这一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引领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格局性的深刻变化。中国已经构建起世界上最大规模且具备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星罗棋布,在校生数量蔚为壮观,专任教师队伍更是日益壮大,成为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石。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升,已达到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教育为民,使命如山。新的征途里,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契机,中国将继续勇于面对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国家加快教育短板的补齐步伐。通过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等一系列政策,全国众多县域已经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三个全覆盖”,更是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安心学习,追逐梦想。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中国教育事业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大量的理工农医类人才从各级各类学校走向社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双一流”高校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为民,提质为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深知提升教育“质”的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深刻认识到,“量”的短板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质”的提升已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的紧迫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得到更好满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摆到了重要位置,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从局部、个别改革向系统性、全局性改革转变的特点。
教育为民,导向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单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学生体质强健、学校美育浸润、劳动习惯养成和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等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促进和青少年读书等行动。着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等举措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最深刻映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提升教育质量,矢志不渝地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