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温柔又最有诗意的节日。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群众们感受中秋节的节日氛围和传统节日风俗,了解我国中秋节的文化内涵,9月25日上午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决定举办“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欢度中秋”活动。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活动现场,志愿者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中秋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诵读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望月怀远》《中秋登楼望月》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中秋佳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诵读结束后,大家自由交流,共同回味国学经典,谈想法、说看法,以古论今,一起分享、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活动增强了赤溪镇群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黄堃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