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地方动态 > 正文

丰南见闻:丰收节带来新希望,劲头铆在秋收上

2023-09-27 12:41:01 | 来源: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今年农民丰收节前夕,笔者作为国内时政评论员、“三农”问题观察员,深入河北唐山市丰南西部低洼地区走访调研时亲眼目睹,在一望无垠的广袤田野上,到处可见机械化抢收玉米、高粱、花生、红薯等农作物的忙碌场景。

在百忙中陪同我调研的丰南区岔河镇党委书记翟维利、镇长李向卉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我们镇和相邻的南孙庄、东田庄、唐坊4个乡镇一样,都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素称北方“小江南”。这里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农田沟渠纵横交错,水源也比较充足,发展粮食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筑牢“大国粮仓”,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一系列科学论述和重要指示,以实际行动死死咬住粮食生产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力争把“低洼地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安全高地”。

今年丰南区是个“丰收年”。为了迎接今年第六个农民丰收节,低洼地区的上万农民群众把劲头全部铆在了秋收上。镇村两级干部亲临农业生产一线巡回检查督导,要求快抢、快收,颗粒归仓。岔河镇的1.6万亩玉米、花生,9月20日前就已收割完毕,其他乡镇也是争分夺秒忙、日以继夜抢收,甚至坚持“挑灯夜收”,生怕暴雨冰雹袭来,把快到手的丰收果实“毁”在地里,落个“白忙活”的下场。岔河镇张富庄村、朱庄庄子村、孙庄子村、赵家口头村和王各庄的4个村、杨义口头三个村的近千名农民,由于承包的农田离家较远,他(她)们不怕风吹日晒和“秋老虎”火烤,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在地里,有的还自带干粮,就地露餐,生怕“老天爷”无情变脸,对种植的大宗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见好就收”,抢手速度和质量均好于往年。

农民视土地为命,珍惜粮食为金。在唐廊高速公路两侧的农田里,我目睹不少农民成帮结队地开着电动三轮车(夫妻车)涌向收割完的玉米地里捡机收丢下的玉米棒。王四村的三位55岁左右的老大姐,她们骑着电动车正在寻找哪里有玉米可捡。我主动搭话说:“你们离家10多里转着圈捡玉米,值得吗?”“现在玉米价格不错,每斤一块四毛左右,有时出来一天,最多能捡二三百斤呢!总比在家串门子、闲聊天、打麻将、玩扑克强啊!”“国家一再号召粮食颗粒归仓,我们捡到家既可以卖钱,也可以做猪鸡鸭兔子饲料!”其中一位黑胖壮实的老大姐又补充了一句。

面对三位朴实勤快的老大姐,我心里充满了敬佩之情、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三农”工作,始终锲而不舍地狠抓粮食生产、落实惠农政策规定,不就是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吗?国家设立农民丰收节,不就是为了鼓励激发和保护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吗?而广大农民也的确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与希望、不负历史使命,奋进新时代,不断书写建设农业强国的辉煌篇章。

喜看稻菽千重浪 ,低洼地区遍地金。一望无垠的滔滔“稻海”,在秋风的吹拂下,金浪滚滚,丰收在望;雪白的棉花令人眼花缭乱,“白色世界”尽收眼底;玉米、花生、红薯、高粱、辣椒收割后的地块,使广袤的田野尽显开阔透明、空气新鲜;所有玉米、高粱秸秆、红薯、花生秧子,通过机收加工破碎、挤压成块、储存备用、变废为宝;农业生态环保逐渐走进农民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展示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