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顺应乡村旅游消费升级需求趋势,找准自身定位,在“扬优势、挖潜力、善借力”上下足功夫,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谱写“以旅兴镇、以旅富民”新篇章,扎实做好“产”的文章。
扬优势,以“特”兴旅,建设“美丽水田”。水田镇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境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较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区景点概括为“三寨一会址一基地一峡谷一河域”。“三寨”指湾子苗寨、河底彝寨、崖上石寨,“一会址”指水田会议会址(花房子会议会址)、“一基地”指龙洞党性教育基地、“一峡谷”指河底“果哈峡”、“一河域”指“赤水河流域”。该镇处于川、滇、黔、渝三省一市省会城市交会核心位置,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巨大的客源优势,随着成贵高铁、宜毕高速、泸昭高速的建成通车,更是为水田镇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挖潜力,以“文”塑旅,建设“魅力水田”。水田镇又称水田寨,是红军长征进云南第一镇。1935年2月,中央红军辗转来到了素有“鸡鸣三省”之称的威信扎西,并于2月5日至10日分别在威信县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连续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统称“扎西会议”。赤水河流域在水田镇境内全长19.5公里,其中干流11.3公里支流8.2公里,水田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践行“两山”理论,全覆盖宣传“一法一条例一决定一细则”,建立“1110”赤水河长效管护机制和“三有五不”公约,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镇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红色文化、民宿文化、生态文化共同擦亮“魅力水田”这张靓丽名片。
善借力,以“援”助旅,建设“幸福水田”。水田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根基,镇党委、政府坚持“上争项目、下抓作风,外引资金、内聚人才”的思路,以优质资源换资金,以良好环境引企业,以扎实作风推项目,以专业人才促发展。紧紧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切实把握东西协作、赤水河流域保护、脱贫成效巩固、乡村振兴等政策契机,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鸡鸣三省大峡谷景区项目,着力培育峡谷观光、田园观赏、康养休闲等多种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态。
同时,实施文物保护提升、红色遗址周边环境整治以及湾子苗寨示范点建设工程,对会议会址及长征领导人旧居进行保护性修复,改造农户房屋风貌,完善道路、停车场、排污、亮化绿化等设施;实施崖上石寨脱贫致富先导工程建设,打造“昭通市脱贫致富示范实验点”“威信县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新业态,走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新路子;实施“花石公路”建设,串联起花房子会议会址和鸡鸣三省大峡谷的旅游内循环,启动“两河公路”建设,联结周边其他乡镇旅游景点,扩大旅游发展“朋友圈”。(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委组织部 陈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