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建在哪里,党组织就在哪里开展工作”。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盐源镇将“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作为易迁后扶的着力点,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在付家寨村寨头安置点探索推行就业扶持先行、产业培育先导、管理服务先进的“党建+3”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模式,围绕安置点60户280名搬迁群众,扎实作为,在“小安置点”谱写出了和谐幸福的易迁后扶“好文章”。
就业扶持先行,做实“就业增收”文章。通过“四个一”精准发力,扶持搬迁群众充分就业。一是“一盘棋”推进。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搬迁群众增收的主战场,实现劳动力154人转移就业127人(含公益公服岗位18人),转移就业率94.16%;二是“一本账”统筹。精准掌握劳动力基础信息、就业意愿等情况,务工信息精准到户到人,分类建立劳务输出工作台账,动态跟踪服务;三是“一张网”发动。分片负责,建立到户网格单元,通过入户宣传、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推送等方式推介岗位信息;四是“一站式”服务。建立劳动力就业扶贫工作站。输转劳动力,实现从“家门”到“车门”到“厂门”,今年以来,组织化转移输出劳动力68人。
产业培育先导,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搬迁户”的易迁后扶产业运行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生猪代养、板栗产业,带动60户280人参与收益分红;盘活三块地,引导搬迁群众自持土地种植魔芋、枇杷、桑葚等50余亩,丰富创收渠道。
管理服务先进,做真“基层治理”文章。突出党建引领在安置点管理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组建党员普法宣传队,开展法治宣传专题教育活动2场,点对点普法20余次,累计受教育人数110余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单50张,宣传手册50本,张挂法治宣传标语3条,安置点法治氛围进一步浓郁;组建安置点发展议事委员会,老党员、能人带头,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规划、邻里纠纷调解,搬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组建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安置点“绿美行动”,志愿种植树木100余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引导搬迁群众操家理务、清洁庭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安置区精神风貌。(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易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