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出现在自媒体平台上“厦门大学将永久性对外关闭”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消息一出,还是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此类消息中“迷失”。特别是在这几年的“疫情”之下,许多人碰到一些消息,总是不自觉地跟“疫情”扯上关系,“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学生”之类的消息充盈于公众思维之中。这些谣言有的是故意歪解、虚构防控政策,有的是打着科学的幌子进行假科普,有的是伪造人员伤亡信息……可谓是毫无依据却言之凿凿,导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各式各样的小道消息,真真假假难以辨别。为此官方不得不进行辟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低成本的谣言需要耗费较高的社会成本,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制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此类“滑稽言论”引发“舆论关注”,背后的原因在于群众对未知事件的好奇与恐惧,造谣者利用公众的关注心理,制造信息“疫情”后,迅速博得眼球,赚取流量。而公众对未知的恐慌,难免自乱阵脚。因此,公众在面对类似消息时,要提升自我辨别的能力,不要轻易被不实消息带偏,丧失原本的思考能力。智者非天生,一方面需要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多听权威消息,对确认为不实的消息,应当及时进行举报。
谣言止于“制”者。许多时候,靠公众个人的努力,是没有办法完全抵制谣言的。在大多数人被信息“疫情”蒙蔽双眼,纷纷转发消息时,许多原本一开始保持清醒的人,慢慢的也会在铺天盖地的消息里渐渐迷失自我,毕竟人人都有“从众心理”。因此,制止谣言的蔓延,强化谣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公众普遍关心、引起广泛关切的重大问题,官方需要及时应对,搞好舆论引导,给公众一颗“定心丸”。
谣言止于“治”者。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也应当受现实道德制约。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各种谣言的查处力度,既要迅速辟谣,又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溯源机制,摸清谣言生产源头和传播链条,全过程、全链条重拳打击,才能撑起网络安靖晴空。二是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要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三是对情节特别严重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让散布谣言者自食恶果。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暂时无法辨别真伪的信息时,必须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多一些耐心和理性,让谣言消弭于生活之中。(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美林街道美星村 吕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