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暖融融,古城处处荡春风。笔者作为国内时政评论员和“三农”观察员,应滦州市领导之邀,于今年元月24日,专程赶赴该市进行农村环境治理调研。
滦州,是河北省直辖、唐山市代管的一个拥有10个乡镇、4个街道、28个居委会、504个行政村、57.3万人的县级城市。滦州自古就以滦州为地名,早在殷商时期即属黄洛城旧址、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也是久负盛名的 “冀东宝地”和“京东走廊”。随着历史的跨越,古城滦州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演绎着历史的华丽变迁。如今,经过几届班子带领全市人民的不懈奋斗,滦州以崭新的亮丽容貌跻身于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和投资潜力百强市行列。
河北滦州市一景
这次实地调研,通过一看、二问、三座谈,笔者亲眼目睹了滦州全域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华丽嬗变。从主城区到各村庄,处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令我赞叹不已、感慨多多。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前来观光旅游,那该是多么迷人的一番美景!此时,我浑身上下涌动着一股热流,早已把凌冽的寒风驱走;从忙于疫情防控、带着口罩的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眼神中,我本能地看到了他们对农村环境治理、扮靓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定自信,张张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滦州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全域整体面貌大改观;二是全市干部作风大转变;三是群众思维观念大更新;四是上下风清气正大团结”。这是陪同我一起调研走访的滦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文学,寥寥几语就把滦州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述得恰如其分,概括得精辟精准。事实也正是如此。
3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对农村基层广大干部和群众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大考”和深刻的“灵魂革命”。就全国而言,农村“脏乱差”是一个带有程度不同的普遍现象,也是历史上多年形成的“老大难”问题和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滦州也同样如此。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党员做示范,群众跟着干;干群齐心力量大,困难再大也不怕;改革开放不停步,小康路上大步跨!这是一条众人皆知、颠覆不破的朴素哲理,在滦州推进农村环境全域治理的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印证。
在巡回走访与当地群众面对面座谈中,不少村部和村民发自肺腑地说:“村庄变化这么快、发展越来越好,我们身临其境看得见、摸得着、都受益,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关爱农民,更感谢党给我们滦州派来了一位情系人民、造福百姓的好书记!”
群众的口碑是对现任滦州市委书记李建忠实实在在的褒奖和赞美。在这以前,李建忠在河北唐山市北部纯山区的“中国板栗之乡”迁西县履职。在他担任迁西县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打赢了一场农村环境治理的“翻身仗”,一跃跨入了“全国村庄清洁活动先进县”,为河北省和唐山市争得了荣誉。特别是远近闻名的迁西“长河治理工程”,一举改写了几十年河岸周边被近百座选矿场、采砂场包围的“污染历史”,悄然变成了我国北方的“生态典范”和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并在全省率先建起了“智慧迁西”综合指挥中心平台,闯出了一条值得全国各地借鉴的山区现代化治理新模式。同时,该县也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2019年4月至7月,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4个月的时间里就先后3次赴迁西进行实地考察,对迁西全方位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和一系列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李建忠把自己和41万栗乡人民共同奋斗获得的丰硕成果留给了画境般的迁西,把他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则必成、克难攻坚、拼搏进取的钢铁作风,以及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的高超领导艺术带到了滦州。
谁也不曾想到,新书记到任的当天,就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值得记忆的好戏。2020年9月16日上午,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宣布李建忠就职后的当天下午1时许,他就带领滦州市四大班子成员、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市直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50余人,奔赴全国村庄清洁活动先进县的迁西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使大家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振了精神,鼓起了勇气,铆足了干劲儿,决心以迁西为标杆,大打一场农村环境治理的“翻身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自生信誓坦坦地表示:滦州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先进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定措施、抓落实,提高行政执行力。继续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实施综合考评办法,加快整体推进、注重治理成效,力争全面提升,不留死角死面,防止治理反弹。坚决反对敷衍了事、维持现状的形式主义,确保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官,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为了掀起新一轮农村环境治理热潮,滦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动员会、调度会、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广泛发动群众,调动全社会力量,全力大打一场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民战争。
坚持思想领先,加大全覆盖宣传力度。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艰巨政治任务,首当其冲地是加大宣传力度,打通干部群众的思想阻力,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市委宣传部主动作为、一马当先,积极会同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公安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坚持舆论开道,广泛宣传群众,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市共出动近百辆(次)宣传车巡回各乡镇村进行广播宣传,书写张贴宣传标语5000余条、悬挂醒目宣传条幅350多条(幅),制作图文并茂的精致宣传牌200多个,设立宣传橱窗220多个,墙体美化71万平方米。向机关、学校、企业和所有商家店铺发放宣传材料(明白纸)10万余份。同时,利用电视台、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广泛传播,农村“大喇叭”几乎天天进行广播。全市抽调市直和镇村两级干部近千名,深入乡镇走村串户开展“院内说教”、“炕头宣讲”,把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意义送到群众的心坎上。教育引导群众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武装头脑,融入心灵,自觉践行,牢固树立“生态就是生命、环境就是民生、绿色就是福祉”的新型理念,坚持与时俱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和种种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生活陋习,倡导农民追求低碳、环保、绿色、时尚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加快农村追赶城市的脚步,力争实现“农村生活城市化”。
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觉悟大大提升,由“被动参与”变成了“主动参与”;由“让你干”变成了“我要干”,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倾泻出来,全市上下很快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比着干;不甘落后赛着干;同心同德一起干;克难攻坚拼命干”的生动活泼、催人奋进的战斗局面,为打赢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大刀阔斧拆违建,彻底铲除“脏乱差”。从全市来看,原来从中心区到各乡镇村庄,尤其是偏远山区和铁路沿线的一些村庄,“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村内村外的垃圾沟、垃圾坑、垃圾堆、柴草堆、砖石堆、粪肥堆、残垣断壁等随处可见;欺街占道、私搭乱建现象更为严重,少数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区也是道路狭窄、交通拥堵、杂乱不堪。前几年,唐山市委一位领导同志来滦州某镇视察时,见到如此“脏乱差”场面,哀叹地道出八个字:触目惊心、惨不忍睹!事实上,农村“脏乱差”是历史上多年形成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欺街占道的违规建筑,是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市委书记李建忠和市长孙自生认为,只要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狠心,横下一条心,带着感情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拆除违规违建就会顺利推进。由于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决策果断、部署周密、措施有力,群众广泛参与,很快收获了辉煌战果。据统计,全市通过政府投资、乡镇和村集体积累投资、村级自筹和民间社会融资等渠道,累计共投入资金2.7亿多元。通过实施拆、管、建并举,已累计拆除违规私搭乱建7472处,清理残垣断壁5793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2.6万立方米,清理纳污沟塘506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4.69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及杂物乱堆乱放13.6万处,整治生活污水乱排乱放4535处。全市完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村达到30个,477个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利用拆除违建腾出的空闲地,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4589个,实施道路硬化27.2万平米,栽植不同品种的绿化苗木9.8万株,绿化面积6万平米。全市创建“五清三建一改”示范村344个、示范镇13个,基本实现了示范镇全覆盖;全市504个村垃圾清运实现市场化全覆盖,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全市累计创建美丽庭院8万余户、精品庭院近2万户,创建率达到60%以上;到目前,全市50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五清三建一改”任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市107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厕所改造已完成482个村,改厕率达到85%以上。同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后的服务体系,投资927.8万元购置了49辆吸粪车,建起了42座粪污处理站。并健全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引入了收、运、处市场化服务模式。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有效遏制了肆意焚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现象。
依靠党建引领不动摇,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市委把党建工作贯穿于农村环境治理攻坚行动的全过程,并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主战场”,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一线经受考验和锤炼。市委组织部坚持作风下沉,派出大批得力干部,深入乡镇村精心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旗帜鲜明地强调,在农村环境治理、尤其是拆除违规建筑中,要大力彰显党建优势,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自身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凝心聚力。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情绪和“懒惰行为”,主动参与攻坚行动,积极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受益心里甜”的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在攻坚实战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就认准一条:只要干部带头干、党员做示范,群众就会一呼百应跟着干。认真落实领导分包责任制,市四大班子成员带头分包乡镇(街道),坚持一线指挥调度,发现问题就地协调解决。全市在组织领导上形成“一盘棋”;在协调配合上拧成“一股绳”;在体制机制上织成“一张网”。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主动作为,不当“旁观者”和“甩手派”,齐抓共管、通力合作。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实行“一包到底”。同时,每周六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清理,保持“洁齐美”,坚持“常态化”,做到“不反弹”。目前,全市共有5711名党员干部分包农户140785家。为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组织保障、服务保障和制度保障。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施精准督导和奖惩并用。农村环境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和幸福工程,涉及多领域和各行各业。必须统筹兼顾、一并抓起、一抓到底。市委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市生态办、市公安局、生态环境分局,密切配合、联合执法、重拳出击、敢于利剑,对损害环境的各类违法案件,坚持严查、严管、严处,从不手软。尤其是生态办和环境分局,一直坚持马不停蹄搞夜查和晨查,甚至夜以继日“连轴转”,发现污染问题就地解决,并提出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意见,督促污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承担社会责任。驻企监督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帮助企业查找漏洞,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环保达标。据市生态办主任李江涛介绍,到目前,市生态办已发布调度指令43500余条,处置各类环境案件8499件,其中露天秸秆焚烧案件864件,空气质量检测指数偏高问题1938件,重点企业气态污染物问题2872个,巡查发现各类问题3868个。对中央省市交办的环保案件迅速查处。同时,对全市588家工业企业、100家畜牧养殖企业、55个监控摄像头,全部包联到人、压实责任。大力推进网格化监管,做到“天上有眼、地上有网、中间有人”,达到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的要求。与此同时,该市运用考核指挥棒,鼓励先进、鞭挞后进、力促平衡发展,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实行奖罚分明、公正透明的考评办法,市里专门制定了拉练观摩评比考核方案。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带队,市四大班子全体成员、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坚持每两周组织一次全市拉练观摩评比,实行“实名制”打分排名。对治理成效显著、全市排名前2位的各奖励工作经费5万元,排名前4位的村各奖励工作经费2万元;排名后2位的乡镇(街道),由书记做表态发言;排名后4位的村,由村书记(村委会主任)表态发言,并扣罚村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个季度的绩效工资。同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就地免职。这样一来,在全市很快形成了一个“先进更先进、落后追先进、比学赶超卯足劲、争先进位不松劲”的活跃局面。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全市已先后组织了5次拉练观摩评比。享誉京东“四大名镇”之一的榛子镇总是排名第一,成了全市农村环境治理的“标杆镇”。
全力破解农村垃圾“三大难”,给生活垃圾找个“好去处”。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深入开展村庄清洁活动,面临的最大棘手问题就是垃圾收集难、运输难、处置难这“三大难”。为了破解这“三大难”,市里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滦州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抓,先后5次组织召开推进会,听取垃圾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针对存在问题细化具体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农村保洁员队伍已发展到1700人,工资每人每月也由600元增加至800元。并添置了垃圾专用设备,每户配置一个20升的小垃圾桶;25户配置一个240升的大垃圾桶。同时,配备人力携桶式三轮车985辆、电动三轮车89辆、配备8吨压缩车60辆,使垃圾实现了“日清日洁”。市里还将504个行政村划分为三大片区,以三年8556万元为中标价,招募了三大家比较有实力和市场信誉好的清运企业,推行保洁员逐户收集、企业负责清运、市里集中处理“一条龙”的运行模式。今年1月1日,上述三家中标清运企业已全部进场作业,垃圾处置全部实现了“无害化”。这是该市深化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亮点。日前,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程已完成性能调试和消缺,正式投产运营。该工程项目,是由滦州雅新环保能源有限公司BOT承揽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54亿元,项目占地面积77.83亩,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年处理18.25万吨。2020年11月完成基础施工和设备调试,开始接收全市生活垃圾,年焚烧发电7.2万兆瓦时。此项工程具有先进的工艺技术,主要有收集垃圾、循环发酵、投料燃烧、蒸汽发电、炉渣制砖、污水处理、废料填埋等流程,参照欧盟技术标准设计,实现了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今年1月17日,工程开始72小时的连续性能测试,24小时满负荷观察期,之后将转为商业运行正常投产。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连续排名唐山市首位。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垃圾发电并网销售,年经济效益可达500万元。
这次滦州调研,笔者感慨万千,思绪绵绵。从时间节点上看,到目前才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滦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跑出了农村环境治理全域整体提升的加速度、超速度和高速度,城乡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整个古城充满了勃勃生机,到处散发着扑面而来的滚滚春风!笔者用一首打油诗作为这篇新闻通讯的结束语:
滦河的水古城的天
大美滦州展新颜
干群团结力量大
敢叫日月换新天
艰苦奋斗加油干
建党百年厚礼献!
(许贵元 刘雅利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