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作出系统性部署。这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为锻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先锋队伍提供了行动纲领。
理论强基,以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共识。《规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党员队伍的思想纯度、理论素养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规划》要求党员全面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不仅是理论学习的深化,更是政治能力的锻造。通过持续的理论武装,推动全党在“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上做到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应对风险挑战筑牢思想防线。
体系创新,以精准施策提升教育效能。党员教育培训必须打破“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规划》提出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构建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教育体系。例如,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实施更高标准的学时要求(5年不少于35天),突出“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对农村党员加强技能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对流动党员则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覆盖。这种差异化设计,既体现了“全面从严”的刚性要求,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治理智慧。同时,《规划》强调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推动教育模式革新,通过“云端课堂”“移动学习”等载体,让教育培训更贴合数字时代党员需求。
实践砺剑,以作用发挥检验教育成效。教育培训的终极目标在于推动实践。《规划》明确要求党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功立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能力。当前,从科技攻关一线到乡村振兴前沿,从深化改革深水区到民生服务最基层,都需要党员以过硬本领冲锋在前。例如,通过强化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党员把握新发展格局;通过知识技能培训,助力党员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中成为行家里手。《规划》特别强调“党性修养与实践本领双提升”,这要求教育培训必须杜绝形式主义,建立“学用结合”的闭环机制,让党员在破解发展难题、服务群众需求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
制度护航,以长效机制保障规划落地。《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文件从组织领导、考核评估、资源保障等方面构建了系统化的实施机制。例如,明确将党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动态督导机制;要求各级党校、干部学院优化课程设置,打造优质师资库;鼓励基层创新案例推广,形成“一地经验、全国共享”的良性循环。这些举措既压实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为基层探索留出了创新空间,彰显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治理逻辑。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出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铸魂工程”的重要里程碑。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广大共产党员唯有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以能力升级驱动担当作为,才能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唯有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