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更是新时代破局发展的关键密码。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共鸣到乡村振兴的“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大党建”思维凝聚合作共识、激活发展动能。
以党建引领合作,筑牢协同发展“强堡垒”。 从长三角一体化“党建联盟”共绘发展蓝图,为新时代国门口岸党建一体化建设注入强大红色动能,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红色驿站”服务流动党员,汇聚起一股股“红色暖流”,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合作理念的践行者、合作机制的创新者。面向未来,我们更需以党建“金钥匙”打开发展“千把锁”,用合作“大棋局”激活奋进“新引擎”,让党旗所指成为民心所向、众力所聚。
以初心凝聚共识,架设党群共治“连心桥”。 在浙江“千万工程”中,党员干群携手打造美丽乡村;在福建“近邻党建”模式下,楼道党支部发动居民共商共治,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在“红色物业”实践中,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党建为民”的深层逻辑:合作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只有让党组织成为群众信赖的“主阵地”,让党员当好服务群众的“排头兵”,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
以创新激活动能,锻造攻坚克难“先锋队”。习总书记曾说过,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飞机C919的科技研发,“九章”光量子计算器的优越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正是科研人员们的协同攻关,攥指成拳。这些突破印证了“独行快、众行远”的真理,唯有以“众人拾柴”的智慧,才能激活合作的澎湃力量,让合作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邸晓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