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植树造林正当时。当铁锹翻开沃土、幼苗植入大地,这一场景与党员干部的成长发展有着深刻的精神共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以树为师,汲取树的精神力量,在向下扎根中厚植底蕴,在向上生长中践行使命,在荫蔽他人中传承精神,让自己的政治生命与事业生命茁壮成长。
根扎千尺土,方知人间暖,当学胡杨“生而千年不死”的为民坚守。“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胡杨千年不倒的传奇,源于其深入地下二十米的庞大根系,党员干部若缺乏坚实的群众根基,便难以站稳脚跟,扎根群众,需要放下身段,深入基层一线,把办公地点搬到田间地头,将政策宣传至农家小院,把问题解决在百姓身旁。定期开展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此,才能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贴合实际的政策,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筑牢信仰根基,让初心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雪压青松挺,敢为天下先,涵养松柏“破岩而出”的担当气节。树木向阳,追求光明与进步,党员干部在面对时代浪潮与改革重任时,也应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政绩观,立足长远、着眼全局,不搞短期行为。勇当“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乡村振兴推进中,党员干部要主动作为,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参与产业规划,推动项目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科技创新领域,面对技术难题,要敢于突破传统,尝试新方法新技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攻坚克难,挺起担当脊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前人栽嘉树,后辈乘清凉,赓续香樟“代代守青山”的传承使命。香樟通过化感作用促进周边植物生长,不仅为当下遮风挡雨,更为后世留下绿荫。党员干部肩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的使命。从革命年代的英勇抗争,到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开拓创新,共产党人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伟大精神谱系,这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与激励后人的强大动力。要重视培养年轻干部,言传身教传递党的优良传统、工作经验与务实作风,为党和国家事业培育高素质人才。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营造风清气正环境,让红色基因与绿色希望交融,传承奋斗精神,续写党的辉煌,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吴潇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