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是党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第一线,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基层治理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当前,许多基层矛盾问题都是群众思想上有疙瘩,如果针对性开展思想工作,就能化解双方怨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基层治理一定要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有一颗耐心。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往往是嘴皮子说破,群众仍然无动于衷。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有耐心、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许多时候不是语言说动了人,而是态度打动了人。另一方面,要有一颗公心。基层干部想要做通群众工作,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人,这样才能让各方信服。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提升基层服务便利化水平。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做好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的需求导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城乡居民等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城乡“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办事的便利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
第三,基层治理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治理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六尺巷故事就是典型代表,其中蕴含的谦让、和谐等治理智慧,至今都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当前,基层情况复杂,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治理面对严峻挑战。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善于从传统治理经验中汲取智慧,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经验更多时代内涵,结合基层治理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因事施策,让古人智慧更好造福基层治理。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一直以来,社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大巩固、大突破、大提升,持续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