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人才的地位提高到了战略资源的高度。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国的角逐,究其根本,是人与人的对抗,只有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引才,坚持政策引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汇聚各方英才,不仅能够激发创新活力,还能为各行各业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因此,政府应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提供丰厚的科研资助和生活补贴、打造公平竞争的职业发展环境,让人才得以安心工作、潜心研究。此外,加强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拓宽人才的国际视野、促进学术与技术的前沿交流。与此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人才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让每一份才华都能找到发光发热的舞台。
选才,明确选人导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选拔、组建一批高质量专技人才队伍,需要用人机关首先在政治上设门槛,确保所选人才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政治上过硬,才能确保干部在精神上富足,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动荡的思想浪潮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从、不动摇,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育才,建立培养机制。习近平曾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从飞鸽传书到车马驿站,从电波通信到万物互联,时代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育才之道,亦需“日日精进”。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社会变革,培养机制必须紧跟时代脉搏,不断迭代升级。我们既要结合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和未来趋势,培养专技人才的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让他们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与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些人才将如同璀璨星辰,点缀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广阔天空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天下英才聚神州”的愿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共同绘制出一幅幅人类文明进步新篇章的壮丽画卷。(林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