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末的临近,各项工作纷纷进入总结和检验阶段,年终考核也即将开始。在这一关键时刻,要以精准、精细、实效为原则,勇于自我革新,简化考核流程,优化考核方法,通过考核“瘦身”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基层工作的新活力。
考核“瘦身”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考核“瘦身”的第一步。在一些地方,考核之所以变形、失效,根本原因在于形式主义观念的根深蒂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尤以来自上级各个部门繁多复杂的填报工作最消耗基层干部精力。我们必须摒弃“唯考核论”和“繁文缛节”的旧思维,克服考核的冲动,防止考核的泛化。要树立正确的考核观念,深入理解考核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提升对考核工作规律的认识,使考核回归到重视实际成效和效果的轨道上来,更好地发挥其导向和激励作用。
考核“瘦身”的核心在于精简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内容和指标,是实现精准高效考核的关键。有的考核体系设计繁琐、指标设置过分细化碎片化、分值过度“膨胀”,甚至出现“千分制”“双千分制”等问题。考核不应追求“大而全”或“多而全”,而应精准施策,突出重点和特色,确保考核内容能够推动实际工作。要坚决清理和规范现有的考核事项,合并或取消不合理的考核,特别是那些作秀式的考核,确保保留的考核事项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简化流程,精准设置关键性和引领性指标,让核心指标发挥出关键作用。要严格控制考核事项的源头,统筹好督查检查与考核的关系,从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和增强效率等多个维度推动考核工作的全面提升。
考核“瘦身”的成效在于优化方法。考核工作既要科学合理,也要讲究方法,只要对症施治,定能找到根除病灶的“灵丹妙药”,要注重考核的实际效果,减少对纸面数据的依赖,避免将“材料水平”等同于“工作成效”。要积极探索“无感化”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日常监测和分析,加强对基层工作情况的动态掌握,提高工作效率。要避免“轮番式”考核,将“多头重复考”转变为“一次综合考”,最大程度减少考核对基层的干扰,让基层干部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将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宅前屋后,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何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