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鲜明树立了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彰显了党中央关爱广大基层干部的深厚情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越到基层越要突出一个“实”字。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就是要用好改革创新的办法,使基层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放开手脚干事创业,集聚担当作为的强劲动能。
减负与赋能并重,切实明晰权责边界。基层工作本就千头万绪,一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以“属地管理”为由,把工作转嫁给基层,导致出现“基层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现实问题。为此,要明确基层职责事项清单,“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规范“属地管理”责任清单,明晰“干什么活、办什么事、担什么责”。更要注重赋能支持,把更多资源、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服务有人办,切实把减负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放权赋能轻装上阵,做到减负不减担当。减轻基层负担,是要把基层干部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谋发展上。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基层不是责任减轻了、可以“躺平”了,而是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减的是形式主义的无形枷锁,体现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为的是造福一方百姓,必须更加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把以前应付文山会海、填表留痕的精力,转换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激发出实干担当的强劲动能。
严管与厚爱结合,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满腔热情地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要给基层干部更多理解、支持和帮助,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担当,把基层干部推向前台,“好事”多让他们去做、“好人”多让他们去当,让他们在做群众工作时更有底气、更有号召力。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成长链条,打通基层干部成长发展通道,把严管和厚爱统一起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让慎之又慎的精准问责和细之又细的组织关爱相得益彰。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是要要推动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切实做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取得实效。(邵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