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践行“六尺巷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于萌芽

2024-11-14 14:42:40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办事处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六尺巷考察调研,重温了张吴礼让典故。“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这封家书,蕴含着谦逊礼让、和谐包容的处世智慧,流传至今,为人们所传颂。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因这一佳话闻名遐迩,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也成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宝贵财富。

基层安则天下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和枫桥经验,就是要学习其中蕴含的礼让、沟通、法治精神,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之道。

以礼为先,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在基层矛盾纠纷中,很多是邻里之间的小事,如宅基地纠纷、噪音扰民等。若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极易激化。以礼待人、以理服人,则能春风化雨。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因施工可能会影响居民生活,引发居民不满。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居民诉求,以礼相待,向居民解释改造的意义和规划,并积极协调施工方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居民感受到尊重,也能理解和配合改造工作,矛盾得以顺利化解。这便是六尺巷精神中 “礼让”的体现,以温和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沟通为要,是打开心结的“金钥匙”。矛盾的产生,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或沟通不畅。主动沟通、及时沟通、有效沟通,能够消除误解,增进理解。枫桥经验强调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需要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在处理基层矛盾时,要搭建沟通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让群众有处说理、有处倾诉,使矛盾在交流中化解。

法治为本,是定分止争的 “压舱石”。无论是六尺巷典故,还是枫桥经验,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在现代社会,依法治理是基层矛盾化解的根本路径。当遇到复杂矛盾纠纷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公正处理。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只有将法治贯穿于基层矛盾化解的全过程,才能确保矛盾纠纷处理得公平公正,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和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让我们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力量,以礼待人、用心沟通、依法治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和谐之花在基层大地绚烂绽放,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王典)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