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无小事,点滴见初心。基层干部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应当做到“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
满怀真诚“有温度”,叩开群众的“心门”。基层工作面对的是众多的村民,他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也可能有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一些政策或问题理解困难,基层干部应该靠近群众,将心比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真情、真心、耐心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有温度”的基层干部,仿佛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位百姓的心。例如“时代楷模”黄文秀,她果断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一心扎根基层。在扶贫工作中,她经常走访贫困户,关心村民的生活起居,细心了解每一位村民的需求,为生病的村民联系医生,为村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四处奔波。在处理村民的问题时,她的一个微笑、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与交谈都充满了温暖,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让村民们感受到她是真心为大家好,让扶贫政策在温暖中落实,让村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实实在在的关怀。
解决问题“有速度”,瞄准问题的“靶心”。“速度”体现在干部对问题的快速反应,是基层干部应对群众问题的必备素养。 基层干部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切感受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基层干部要将群众的事时刻记在心上、挂在嘴上,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为民解困、办民所需。用实际行动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为民办事“有力度”,群众幸福的“保障”。为民办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基层工作要保持工作有“力度”,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保持工作热情。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加强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贴近群众,既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有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关怀。在服务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满怀真诚“有温度”,解决问题“有速度”,为民办事“有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李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