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而“选育管用”这一人才培养和管理的重要策略,正如同为这根“针”注入了强大的能量,使其能顺利穿过基层治理这匹“布”的每一个细密针孔。
“选”是关键的第一步。在基层,就如同在无数的丝线中挑选出最坚韧合适的那一根。要从众多人才中选拔出那些真正热爱基层、了解基层、有能力为基层服务的人。这不仅需要考量他们的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其对群众工作的热情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潜力。比如,在选拔社区工作人员时,除了看其是否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更要考察其与居民沟通的亲和力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精心选拔,才能确保选出来的人能挑起基层工作的大梁。
“育”则是为这根“针”打磨锋芒。选出来的人才并非一开始就完美适配基层工作,需要通过持续的培育来提升他们的能力。针对基层工作的特点,培训内容要多元化且接地气。要开展包括政策解读、矛盾调解技巧、数字化办公应用等全方位的培训。例如,为基层干部组织关于最新民生政策的培训,让他们在面对群众咨询时能准确解答;教会他们使用现代化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管理、乡村振兴等基层事务。
“管”是为基层工作者这根“针”定好方向。完善的管理制度能确保基层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出现偏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不能单纯以结果论英雄,还要考虑工作的难度和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同时,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监督,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保障基层群众的利益。比如在扶贫工作中,既要鼓励干部积极为贫困地区寻找发展之路,也要监管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让每一个扶贫项目都能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用”是让这根“针”发挥最大效能。根据基层工作者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安排岗位和任务,让他们能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对于善于组织协调的,可以负责大型项目的统筹;对于贴近群众、有耐心的,可以从事民生服务相关工作。而且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能力,通过实战积累经验,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让“上面千条线”在“选育管用”这一法宝的助力下,通过基层这根“针”,精准而高效地落实,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筑牢根基。(潘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