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封回信围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提出殷切期望,既是对全国新闻教育领域师生前进的强大动力,亦是对培养新时代新闻英才的使命赋予了新的高度与挑战。
立德树人,凝心铸魂牢根本。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新闻道德是媒体公信力的根本基石,也是让新闻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支撑。在新闻传播手段飞速变革的新历史起点上,舆论生态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新闻报道的能量以及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这新世纪的没有硝烟的新闻舆论“战场”上,只有挺起道德“脊梁”的新闻报道,才能具备“力举千钧纸一张”的强大能量,在更加错综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起到提供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培育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过程中,广大相关从业人员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坚持不懈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筑牢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之根本。
笃行实干,俯身沉心书实情。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应当聚焦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担当起社会“瞭望者”的职责。脚下沾满泥土,笔尖方能饱蘸情感。这需要着重引导新闻舆论工作者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厚植为民情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并鼓励新闻舆论工作者们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以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报道,做到“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成为党和人民真正需要、真正信赖的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续新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过程中,技术赋能正逐步扩展新闻报道的疆界,也对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在这样的新背景下,新闻舆论相关工作者更需要在“守其正”的基础上,敢于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通过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等方式以“鼎其新”,将媒体融合新成果与社会发展新需求高效对接,切实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积极应对新时代、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挑战,以此绘就更多线上线下的“同心圆”,续写好新时代媒体工作的“大文章”。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时代新征程,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一以贯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脚踏实地地为党、为人民记录时代、见证历史,在新闻事业的变革创新中,在伟大复兴之路的征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新闻传媒工作新时代篇章。(李凌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