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提出了“五个注重”的总体考虑,7个部分21条具体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能够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精准”减压,立“有棱有角”的标尺。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红色阵地,不少基层干部白天要忙着填写各种报表、参加各种小会大会,只能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下村“夜访”开展工作,与群众“拉家常”的时间大大减少。为基层减负松绑,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止于文件,让政策久久“悬在半山腰”,而应该在“落实落地”上求真解,精简文件简报、精简会议活动、精简督导考核,以激励担当作为,为创新者开道、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实干者兜底。所以,“精准”减负,要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进行靶向施策,找准基层减负痛点,更好地为基层做减负松绑的“减法”,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精确”整改,下“立行立改”的功夫。深挖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多种因素,不仅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同时也有领导方法、工作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对此,必须抓住重点环节进行整改,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正确政绩观,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聚焦基层实际,广泛听取民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推动减负措施落实落细,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所以,“精确”整改,要自身自查自纠、自我塑能、要敢于放权、还权基层,把资源、服务、管理下移,少搞“一刀切”,少签“责任状”,让基层干部放开膀子干,加强统筹协调,把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从源头“关闸分流”,避免基层“大水漫灌”,增强系统观念,通过综合施策为基层减负走深走实聚势动力。
“精心”增效,定“见筋见骨”的结果。“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必须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等特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决不能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思想,必须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所以,为了让基层干部“想干事”,要在制度上使劲,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着力整治“躺平”行为相结合,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要探索运用推进基层干部能上能下监督建议函,对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大张旗鼓表彰奖励,让荣誉激励更有分量;要大胆提拔使用能力出众的干部,给真正有担当的干部担当、给加油干的干部加油,为广大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初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