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历史时期,基层内涵亦不相同。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群众通过找各种形式的集体解决问题,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群众的安危冷暖,主要体现在社区的治理。每一次社会变革在基层,基层是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地方,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主战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三看”至关重要。
自牧心田,“看轻”自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的欲望如果无限满足,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一无所得。党员干部要学会满足、学会知足、学会放下,不为权利所困,不为名利所扰,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守得住精神追求。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不好高骛远,不脱离群众,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会向下“俯身迈步”,以谦虚之心对待群众、对待工作、对待生活,不断增强自省、自重、自警、自励的自觉性。
洞察本质,“看清”矛盾。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员干部要做好“下沉”工作,把国家政策更好地传递到基层群众中去,同时当好群众的“倾诉员”,做好基层群众信息的“采集”。提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将基层群众反馈合理意见或建议及时采纳并加以落实,做到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锻炼矛盾化解的本领,多与基层群众换位思考,找准矛盾双方的利益诉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疏导、调解、教育等办法,解决好群众的利益诉求。
秉持公心,“看亲”群众。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当亲人,做群众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尽于心,真情温暖群众,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纽带。近于民,密切联系群众,用好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深入掌握基层一线资料,从群众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与启示,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尽于事,甘于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质量,把基层当“考场”,把群众当“考官”,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从“实”中来,到“实”中去,成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忠实践行者。(苏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