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为基层减负,破解“小马拉大车”之困,不仅要对表面问题立行立治,更要纠治内里顽疾久久为功,为基层干部松绑,服务民生最前沿。
清其源,作风去虚向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应持续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基,推动工作作风脱虚向实,立足基层实际制定目标、安排任务,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同时,需举好考核指挥棒,减少“做过了”的现象,增加“做好了”的比重,牢固树立重实绩、轻形式的务实风向。基层干部普遍不惧艰辛,但若因培养渠道受阻、隐形台阶限制,导致价值无法体现、才能无法施展,即便再优秀的人才也会丧失工作热情。反之,为干部开辟成长空间,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则能激发无限活力。
祛其病,工作化繁为简。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是任务落实的前沿阵地,还是责任传导的神经末梢。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事杂,应构建合理的权责体系,理顺权责关系,为基层干部明确职责边界,划定工作责任田,以有效缓解责大权小、事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实现人员按职责行事、事务按制度办理,防止压力层层转嫁,确保负担应减尽减。基层负担过重的一大主因在于权责界限不明晰。因此,需建立长效机制,简化制度、方法和模式,将“层层抓开会”“层层发文件”转变为“层层抓落实”,确保基层减负不是一时之举,而是让基层干部能够长期轻装上阵。同时,要警惕基层负担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变种,深化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强对“工作群”“政务APP”等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整合应用系统,减少重复填写任务,切实为基层干部卸下“指尖之负”。
固其本,干事从有向优。为基层减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以减促增,减去“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增强党员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破除“材料为王”的观念,告别“文山会海”,精简发文立项,这有助于基层干部从繁重的“写材料、填表格、理台账、开会”中解脱出来。衡量基层减负的成效,不应单纯看事情减少了多少,而要看干事创业的实绩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让基层干部摆脱“事务主义”,更好地为党履职、为民尽责。基层干部应把脚印落在基层土地上,善用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结合岗位职责,深入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了解社情民意,精细解剖问题,在“泥土香”中找到治理的“金钥匙”。同时,要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将社保、医保、就业创业等便民服务下沉到一线,让群众少跑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将减负成果转化为便民利民的实际成效。(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