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以“背篓专线”“开往春天的列车”等美称火出圈。承载着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列车,既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菜背篓”,既站得下“黑皮鞋”,也站得住“解放鞋”。5月18日,“背篓专线”又“上新”,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安排部署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在红土地的一处防空洞中,“背篓菜市”开市了!开市当天,防空洞成功变身菜市场,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如何实现城市治理与城市发展同步达成高水平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告诉了我们标准答案——“人民至上”。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再次语重心长地嘱托:“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推进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资源普遍化、均等化、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增强全体人民在城市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背篓专线”驶向“背篓菜市”,重庆以优异的“成绩”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城市治理只有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谋”,才能拿住“得分点”,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聚焦“为民服务”,多方平衡寻求最优公约数。“为民服务”不是“面子工程”、“表面文章”,而是需要共产党人以终生去诠释的事业,要办实事,办人民需要的事。人民需要什么靠嘴上说、笔头写、办公室坐坐、想想是无法真正了解到的。菜农需要高效的交通工具和相对稳定的销售场所,一些上班族不希望被影响通勤效率,还要满足行业内的规定与条款……一条轨道交通线折射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多个方面如何权衡的难题,没有一个诉求方不是人民,这需要城市治理方综合施策、多管齐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权衡,寻找一个既能保障菜农生计需求又能保障其他乘客出行体验的平衡点,还要做好“后半篇文章”,真正把弱势群体的需求解决到位。有序安排菜农提前错峰进站并针对性引导助力其快速出站,车厢内规划专属“背篓”区域,解决菜农“出行难、乘车难”的同时保障其他群众的正常通行;结合区域实际空间规划,统筹选点作为固定贩菜场所,让菜农不再“打游击战”的同时满足了群众对生鲜蔬果的需求。“背篓专线”并非为“背篓”专门而开,却在运行过程中,稳稳地接住了农民的“菜背篓”,为繁忙的轨道交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聚焦“为民解忧”,多方联动共答最优解。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解民忧、利民事不是一锤定音、一蹴而就的。越来越多的菜农乘坐着地铁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去哪里卖菜?怎么能长久地卖菜?点位不够了又怎么办?轨道交通只能为菜农的进城之路保驾护航,下车之后,何去何从?单靠一方的力量是无法做好“后半篇文章”,“送佛送到西”的。沿线区政府、综合执法局、菜市管理方及爱心企业接住了轨道公司传来的“接力棒”。多部门联动、上下联通、政企合力筹谋为菜农们提供了鱼嘴、人和、观音桥等地的农贸市场点位供菜农销售贩卖;当点位供不应求,又腾出一个防空洞作为“背篓”专用菜市,洞内冬暖夏凉,又可遮风避雨,为菜农和买菜市民的双向奔赴搭建了一个极佳的平台,人民群众脸上的笑脸,就是对城市治理“答卷”的最好“批注”。
聚焦“为民所盼”,持续发力助力描绘乡村振兴城市画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高大上的“顶层设计”,而是在细微处的“国之大者”。城市发展越是快速,越是要秉持“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怜民、为民情怀。这并不是“背篓专线”从2022年6月开通至今第一次“上新”,从有针对性的指定菜农出行方案,到公交集团持续接力制定优化公交路线,到区域政府积极协调提供菜背篼贩卖点位,再到背篓专属菜市上线,并将增加重庆方言版报站方便菜农出行……一条小小的轨道交通线,却能折射出城市治理者的持续性发力和托举。农民们舍近求远、不辞辛劳,说到底还是盼望着增收致富,“背篓”里装的不仅是蔬果清香,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或为生计奔波辛劳,或为家庭增添助力,或为儿女减轻负担,盼望着从“希望的田野”里得到更多的回报与激励。一条“背篓专线”,联通城市和乡村,把两头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紧紧连在了一起,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社会联结;一个“背篓菜市”,为城市和乡村的双向奔赴提供了一个无畏风雨的坚固平台,让蔬果销路打开,让农民腰包鼓起,乡村振兴长于农村的沃土,花开在城市角落。据统计,2023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0元,同比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这是无数条“背篓专线”和无数个“背篓菜市”构建起的重庆城乡融合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还将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的城市画卷添颜注彩。
城,盛民之器也,城市发展既要速度也要温度。农村和城市的生长环境和发展模式各有千秋,城市治理者不应将“黄泥巴”“下里巴人”拒之门外,而是要真诚热情地请进来,无论是菜农还是其他人群,均是城市人口组成的一部分,都在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快节奏的城市,也需要等一等走得慢的人,在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中,我们党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民,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和充满光明的未来,我们更是要“一个都不能少”,做好“民生工程师”,绘就城市治理现代化“成果图”。(张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