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政府过“紧日子”,是为察实情更有“准度”,抓工作更有“力度”,老百姓过好日子,是为惠民生更有“温度”,百姓生活更有“幸福度”。“紧”的是廉洁、高效的工作态度,是精准、科学的行政准则;“好”的是百姓满意、和谐的幸福生活,是党和国家不懈奋斗的目标。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们深知,唯有精打细算,方能确保物资充足;即便丰收万石,也应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从土地革命时期的“节省每一个铜板”“日穿草鞋干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再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克勤克俭、节约节省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重要理念。
开源节流、精打细算,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客观实际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也充满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一些干部仍存在适时“松一松”的想法,这在预算申请、公务接待、津贴发放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影响到政绩观的正确树立。因此,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不仅是主动识变求变的务实举措,更是践行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
过“紧日子”对于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我们党始终将人民情怀作为政治底色,深知“足国之道,节用裕民”的道理。通过过紧日子,党和政府能够精打细算,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中,从而办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推动科技攻关克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过“紧日子”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厉行节约不仅有助于节约财政资金,更能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同时,政府开支的减少将为企业改革创新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激发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