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目的就是让农村实现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果。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是解决农村家庭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构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既有利于保障和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养老机构缺乏。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农村老人数量减少,加上经济水平、项目资金、配套设施等相关条件的制约,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适合老年人集中托养照顾的正规养老服务机构,缺少提供饮食、家政、日常照料的机构。
二是老年人空巢化问题加重。农村家庭规模较传统大家族模式来说日趋小型化,“少子老龄化”和“独子老龄化”问题相继出现。整体看来,家庭养老主要承担者的数量呈现短缺态势,对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难以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空巢化问题日趋加重。
三是赡养老人成本增加。传统的养老方式逐渐转变,原来依靠儿女养老的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变得困难,如经济较好的家庭陆续迁入城镇,留在农村的很大一部分劳动能力较弱,主要靠种养殖业维持生计,很难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此外,部分家庭因子女婚嫁或建房,超额开支,负债累累。有些家庭,子女因为自身身体条件或家庭变故的原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赡养老人,致使老人可支配的经济收入较少。加之物价水平的上涨和老人健康方面所需费用的加大,社会养老成本不断提高,收入与支出不平衡问题突出,导致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
四是农村老人就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截止目前,农村地区乡镇、村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医师较少,一旦老年人有突发性疾病或进一步检查确诊,仍需要到县级以上医院治疗。虽然老年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日常的一些跌打损伤和伤风感冒的小病,以及一些慢性病并不在报销范围内。生病时大多数老人怕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没有去正规卫生院或医院治疗,而是选择私人药铺或托人代购药品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这就导致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有钱就治,没钱就拖”“小病捱,大病扛”的现象。
二、对策建议
(一)鼓励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一是提高农村群体养老意识,在学校定期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养老服务意识,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加强对青年男女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自觉承担起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积极推进农村家庭居家养老;形成相应的奖励机制,对积极赡养老人的给予经济帮助和荣誉,如评选“最美家庭”“好儿媳”等活动。二是筹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点。当地政府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利用集体或租用农户闲置房产,建立以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行动不便的高龄、空巢、独居、病残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主要解决老年人的饮食和日间托管问题。之后可以逐渐拓展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心理辅导等服务方式,逐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网”。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节假日组织驻村帮扶队员、村医和社会关爱老年人志愿者,上门为留守老人开展“整理卫生”“免费义诊”“齐过生日”“节日慰问”等活动,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度。
(二)加强农村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加强民政、住建、卫健等部门有效衔接,联合多方力量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可以优先利用被撤并的学校或闲置的村办企业场地,整合优势资源,合理规划扩建养老服务站,增加养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结合当地经济产业特色,探索鼓励企业、农村合作社等投资建设养老院,采取公办民营或公建民营等方式建构农村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通过承包、托管等方式参与经营和管理。同时结合地方实际,招募一批劳动力强的留守妇女,进行专业化培训,从服务理念和技术方面进行指导,构建一支合格的养老服务队。三是加大农村养老资金投入。加强财政、民政部门协调,保障农村养老金和各类补助金的按时发放,建立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专项资金,用于慰问、补贴“五保户”老人和特困老人。同时协调各类金融机构,适度放宽信贷政策,帮助农村养老社会组织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团体和爱心人士,向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募捐、宣传支持。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是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援助。利用法制宣传日或节假日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教育活动,向村民大力普及《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老年人能够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让子女能够明确自己的赡养义务。同时加强对当地调解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基层调解人员调解纠纷的能力,从而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二是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政策支持和社会救助。提高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的覆盖面,做好农村老年人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简化参保和报销的烦琐程序,让农村老年人更好的得到保障。将残疾老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予以保障和扶持。对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及时提供社会救助,让每一位农村老人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完善农村的医疗设施,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定期组织医疗专家进行义诊活动。不断改善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广泛开展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袁文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