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直接面对居民,承担着社区服务、管理、协调等多项重要职责。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对于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区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打造高质量的社区服务队伍,要健全职业体系。深入调查摸底,精准分析空缺岗位,择优选用,提高社区工作者入职标准。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从法律、经济、心理学等专业人员中招聘,从经验丰富的外聘人员、退役军人、兼职网格管理员等人群中选聘,壮大社区治理队伍。结合本地基层治理现状,因地制宜,将街道(镇)管社区的商铺、老旧小区以及其他特需工作等条件纳入社工员额核定因素,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同时,建立社区工作者信息库,实行员额职数控制、因需动态调整,并实行社区工作者退出淘汰机制,制定社区工作者从严选任标准,建立履职评价负面清单,细化明确违规违纪、履职不力等7种退出情形,畅通退出渠道。
打造高质量的社区服务队伍,要加强能力建设。依托县、镇、企业党校,常态化开设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班,针对在职“两委”干部、新进人员、后备干部等群体,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测试+考察”机制,通过“理论考试+模拟测试+学员展示”的方式,测评培训效果,学用结合,提高工作能力。创新社区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扎实扩充人才干部库。通过实施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快速提升社工工作能力,确保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考察,着力解决基层人才缺乏、基层组织后继乏人、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等问题。
打造高质量的社区服务队伍,要强化激励保障。一方面,明确岗位等级对应薪酬系数,根据任职时间、职称资格和岗位调整情况提标升档。建立社区工作者季度考核、年度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岗位设置考核内容和计分分值,由镇党委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项考核,结合群众评价和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把最终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岗位调整、奖励惩戒、薪酬待遇和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着眼于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需要,积极畅通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探索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为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事业编制,以此强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保障,激发工作热情。充分用好定向招录政策,拿出专门岗位面向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定向招录,进一步充实社区工作力量。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事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根基,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只有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通过合理配置人员、加强培训与教育、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以及加强队伍纪律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服务水平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柯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