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以来,“新质生产力”一度成为网络热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十大任务之首,这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破立并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一个共同指向,就是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延伸发展链条,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针对性加强战略新兴产业补贴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灵活组合园区建设、人才招引、金融支持等多种“福利”,引导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提高新兴产业比重,以产业升级加快推动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打开科技创新“主引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只有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既要注重传统优势产业内涵集约式发展,借力借势重新整合区域内资金、资源、人才、基建等要素配置,化“老优势”为“新助力”,为新兴产业发展做好积累、打牢基础。又要重点把握好科技创新核心作用,通过成立校地企产学研联盟,完善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等,从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基础研究和技术体系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多方面着手,补齐补好科技创新短板,实现产业发展赋能创优。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转型升级“关键期”。在技术支撑下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我们要突出发挥好政府引导和国企、央企等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按照战略规划,加快走出现有“舒适区”,缩短转型“阵痛期”,迅速抢占产业“制高点”,争得领域发展“话语权”。要注重发挥好市场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入,重点引导发挥民营企业在技术积累和创新活力等方面优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做好产业惠民生相关工作,通过发展新兴产业促使科技成果造福人民群众,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群众基础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场激烈的“竞速跑”,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久久为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蓄新动能。(何志芳 邹子娟)